李白到底能不能喝?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多年。在我看来,一切理性的东西在酒后都基本作废,我指的是大酒之后,小酒(或叫微醺)不算。比如酒后下棋准输,酒后无法写小说或随笔,酒后更不能写哲学论文,至于酒后做诗,我倒是常见,我有不少诗人朋友,他们在酒后会将诗写在餐巾纸上,写在饭馆墙上,写在姑娘衣服上,写在能顺手抓到的随便什么东西上,而写在其上的“诗”??五个字:什么都不是!
传说李白在酒后当着皇上的面调戏娘娘,这个我信,而且我深信不疑,比如我,我虽然没在酒后调戏过什么大人物的老婆,但我在酒后调戏过女叫花子,据说本来那个叫花子频繁光顾我们桌,后来我搂着她要跟她狂干三杯,结果那姑娘被我吓跑了,我想在这个人情冷漠的时代,这位丐帮公主从没见过这么热情的施主。总之,在酒后,像贵贱高低这种理性的约束,基本不灵了。
而李白竟然能“斗酒诗百篇”,抛开其夸张的意味,就说“诗一篇”,我也觉得不太可能,当然有一个前提是,我读过的李白的诗,篇篇都好,没有一篇如我那些诗人朋友们在半斗啤酒之后的作品,也许李白确有一些酒后胡言乱语的东西我尚未读到?我想很有这个可能。除此之外,还有几种可能,第一,李白确是仙,对于仙,什么都有可能;第二,诗歌本就有非理性色彩,加之中国古人已培养成一种非理性(比如酒后)的创作方式,就像现今某些摇滚歌手必须在磕了药以后才可创作也确实有出色之作;第三(我认为这第三种的可能性最大),李白喝的那酒度数太低,所谓斗酒,可能也就一两瓶啤酒的量,这点酒精,对于某些人,正好可以启动创作,我就知道,严力有时写小说,要先喝一小杯威士忌,大仙每次写随笔,也是时不时?一口小酒,但这二位也就仅此而已,没听说过某人就着半斤二锅头两瓶燕京一碟花生米一盘猪头肉完成某篇小说或诗歌的,那样也太美了,奇文既得也酒足饭饱了,这不太可能,肉体的满足与精神的满足大概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它们甚至是互相排斥的,所以古人说“必先空乏其身”之类的。
所以我认为,李白能诗能酒,完全是后人的某种善意的想象,我估计丫没少挨饿,至于喝不着酒的时候,肯定也不少,这从他的诗里能看出来,他的诗里充满了对酒的热爱,这分明是一个平时缺酒的人通过诗歌的某种变相满足,简单说,就是画饼充饥,这也正如一些对性描写津津乐道的作家,其日常生活八成也是素得够呛,而那些武侠作家,基本都是一群谁见谁灭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