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西国际空港接上《知日》主编苏静兄和他的妻子后,驱车直奔村上春树的家乡兵库县西宫市。这个想法其实早在2011年1月创刊《知日》时就闪现过,因为每回跟苏静兄谈起日本文学,总是被他大量阅读的村上春树所压倒,这不仅是我读的不如他多的缘故,而且还是我读村上春树跟他读的不同,他是一名完全行走于作品当中的读者,而我是一个关注作者经历的读者,觉得作者与作品是直插文学的两把剑,少了哪个也不行。
2014年是马年,今天是2013年的最后一天,这一组合让我想到村上春树的文学是否与马有关系呢?尽管我读过“羊男”的故事,也听说过村上春树上小学时的开学典礼别有风趣,因为小学生们会跟随着两头山羊入场,熙熙攘攘,就像过年过节一样,但具体到马上,似乎从他的小说里找不出什么。
有人说“文学的最大源泉莫过于作家自身所经历的少年时代”,关于这一说法,单从我熟悉的诺奖作家日本的大江健三郎和中国的莫言而言,似乎有些说服力,因为这两位小说家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度过了19年后才离开,随之变成了终生的异乡人。村上春树也如此,他在兵库县度过了19年后去了东京上早稻田大学,然后就很少返乡了。纵观他们的小说,很多细节的描写其实是可以还原到少年时代的。
西宫有个神社,神社里面有个小池塘,村上春树在《边境近境》中记述了他小时候是如何在这里用乌冬面条钓小虾的,写得很生动,当然,如今的这个池塘已经没小虾了,剩下的仅仅是钢筋水泥建筑的倒影。西宫神社的大殿有一头青铜器的马,很高昂的样子,而这头马的贡奉者是“辰马”家族,用眼下流行的话说,就是当时的“土豪”。看到这儿,进而想到“辰马”家族是酿酒的,品牌叫“白鹰”,是1800多家日本酒厂家唯一被指定为伊势神宫的专用酒。伊势神宫保存了公元712年成书的《古事记》,记载了天皇的家谱,同时也被视为日本皇权的象征之一。如此一来,所谓“马”,似乎与村上春树可以挂上钩了。

以下是我们参观白鹰酿酒厂以及采访“辰马”家族时的部分记录:村上春树在今年5月京都的讲演会上说“我在小学3年级之前几乎没读过什么书,到了上小学4年级的时候学会了骑自行车,每天骑车到西宫市的图书馆,天天读书。”
这里提到的图书馆就是“辰马”家族出资建造的。辰马家族不仅是酿酒家,同时也是热心于文化事业的大户人家,当时创建的甲阳学院正是村上春树的父亲村上千秋任职单位,他是一位僧侣,同时也是甲阳学院的国语教师。村上春树从小跟父母一起住在“辰马”家族所属的宿舍,度过了他的幼年和少年时代。
不过,这期间有一件遗憾的事情,最近《朝日新闻》英文版揭秘村上春树与日本酒的关系。文中说:“村上春树的小说很难找到日本酒,但其实,他的父亲任教的甲阳学院老板是酿酒家辰马,他提供了村上一家人的住处,村上深知日本酒,但成年第一次喝就喝得烂醉,乃至与之绝缘。”
图片是我跟妻子,还有苏静夫妇一起采访时的情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