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毛丹青
毛丹青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429
  • 关注人气:221,1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大震灾后的三个变化

(2012-02-13 15:36:54)
标签:

教育

感悟

杂谈

分类: 村上春树

  这是我讲《日本文化论》时让日本学生回答的问题,起先谁都不主动,就像谁都不在日本住一样。后来,我改了提问方式,让大家先分组议论,然后分组回答,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加起来得出一个整体的结论就行。以下是大家分组的三个回答以及我的感想。

 

  第一组:我们觉得在去年3月11日的大地震和大海啸以后,尤其是福岛核电站爆炸后,很多人比以前更关心社会问题了,因为我们从小就没见过游行,见过的都是电视新闻,而且百分之百都是日本之外的街道游行。但这次大震灾后,东京出现了多次反核的示威游行,后来还出现了反对韩流的游行,反对养老金政策的游行,不管是反对什么,这个游行本身的出现就是一个明显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没有大震灾,就没有游行!

 

  第二组:大震灾后的男女交往变多了,谈恋爱的明显增多,同居做爱几乎是同步上升的状态,光从我们周围观察,这个倾向就十分明显。大概是因为怕孤单的缘故吧,还有对未来的不安,再有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都是负面的,类似余震不断,近期必有巨大地震袭来之类的报道层出不穷,弄得人心发慌。

 

  第三组:我们觉得与其说大震灾后的变化,还不如说日本露出了最脆弱的一面,因为大自然的残酷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日本人必须信命才行,你既没办法跟大自然斗,又无法逃脱,这是我们的宿命,只能认命,死了也认了的感觉。

 

  听过上述日本学生的发言,我跟大家说:“第三组的发言让我想起村上春树的小说,今天的手绘讲义也说到这个,村上说他内心里有一间空房,其实这个叙述就是一个无常的概念,面对世界的变,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随和只能接纳,乃至于忍受。无常是村上春树小说的最大题材!他的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因为他把这个题材挖得很透,反衬出日本人的敬畏观念,形成世界文学中的一道日本风景线。”

 

  下图是发给日本学生的手绘讲义。

 

日本大震灾后的三个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