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日文的人大概都知道川端康成,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人,名气比第二位得主大江健三郎大得多,尤其是他的小说《雪国》和《古都》,堪称日本当代文学的最高峰。

但实际上,川端康成的长相压根儿就不魁梧,一副病歪歪的样子,眼睛往里深陷,犹如矿山坑道的入口!
我读过很多遍《雪国》,用原文读的,因为觉得其中有不少神秘的描写至今还是一大堆谜团。
比如最有名的开场白:“国境の長いトンネルを抜けると雪国であった。夜の底が白くなった。”
其实,这个场面表达的是列车穿过隧道以后,来到了积雪很深很白的地带,发白的当然不是夜,而是大地。但川端康成直接使用的字是“夜”,不仅如此,还使用了“夜の底”。有心人不难看出,这部短篇小说到处都使用了“底”字。
比如:鏡の底、底に沈む、地の底、寒気の底、雪の底、胸の底、耳の底、体の底、山の底、等等,使用频率之高挺惊人的。
跟《雪国》相比之下,早20年前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仅仅用了一个“底”字,叫“雨の音の底”。
这个说起来很怪,下雨的声音可以理解,但什么叫“雨声之底”呢?
看得出来,大文豪川端康成对“底”字的执著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变越强烈。据说,晚年的川端康成并不忧郁,说话笑颜长开,可一旦站到厨房的锅底前,就会嘎然止笑,开始冲着锅底发呆。当然,如此性格跟他后来突然喝煤气自杀是否有关系,这恐怕是个悬念,谁也说不清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