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日本的最后一个印象往往都是新干线,因为旅行者最需要的是行走,走得多了,看的就多了。不过,旅途上的印象有时也会增减,疲劳的时候不觉得美景很美,快乐的时候反倒觉得不美的风景也很美!
5年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的拙著《狂走日本》有一段描写了站台吃面的情景:“日本的列车站一般都区别出站、到站和过站的警笛。出站的警笛短促有力,到站的柔和温馨,过站是最急促的,那横空出世的警笛声划破长空,象拖出了一条尖细的声域,令人直打机灵。随着这条尖细的警笛声,我不由地放下了搛起一半儿的热面,抬头望去。这时,从站台的远处出现了一个尖长的黑三角正冲这边飞驶而来,三角的后面拖着一条象海鳗鱼形状的车体,在月夜下冒出一股股的寒光。这几乎是同样的一个瞬间,那逼近的黑色三角露出了新干线车头的模样,恰如一个怪兽的鼻子冲你直接扑来,其速度之快简直象火箭行空一样。整个车站被新干线过站时的巨大轰鸣所紧紧地包住了,别说听不见其他声音,就连我那碗热汤面也在柜台上哆嗦。不过,这只是一个眨眼的时间,等整个车体被牵引出站台的时候,往常的安静又迅速地返回了。”
不用说,上述情景是当时的一个记录,自然也表达了我的一个突出的印象。后来,多次回国从上海到杭州或者到南京都乘坐动车组,速度一样飞快,但感觉上跟日本的快完全不一样,也许是车体周围的参照物不一样的缘故吧。中国显得广大,车窗外的视野非常宽阔,几乎可以看透远处的天空。与此相比,日本显得窄小,车窗外不是山川就是山洞,就算飞驰于短暂的平原,也会出现楼群和厂区,让你无法望得很远。说白了,视野上没有中国那么爽!
新年的旅途结束了,博客上没能记录下来的印象必定会变成我的记忆,往后写到书里,也许比记录的当时更夸张一些,但也许不会!以下的视频是在爱知县丰桥车站实拍的,眯起眼睛看,车头就是一条长长的鼻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