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也奇怪,我注意到仓田百三的存在大约是10多年以前,当时正埋头做生意,从早到晚卖鱼卖虾,已经把读书看成了另外一件事情,似乎跟我无关。不过,因为一个相当偶然的机会,得知了《叹异抄》的存在,这个得知不是从图书馆里,也不是从具体的哪本书上,而是跟了一位腰都直不起来的日本老太太,看她每天早上去寺院,我就跟上。有一天步入大殿的时候,发现眼前的佛坛竟然是一片漆黑!
香火缭绕,众僧齐诵,漆黑之中逐渐放出奇异的光,于是我问老太太:“漆黑之中的佛像是谁呀?” 她冲我神秘地笑笑,露出十分健康的牙齿,但没有当即回答。过后,变成了一件心事儿老让我琢磨,于是终于找到了一个叫亲鸾的僧侣,距今已经是750多年前的人物了,不用说,亲鸾就是寺院大殿当中供奉的佛像。再过后,读到了他的弟子留下的笔记,这就是后来译成中文的《叹异抄》。当时承蒙赵朴初大师的题字,心里十分感激!

接下来,我又开始读书了,而且乘着鱼虾生意的萧条,读书已经变成了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就这样开始与仓田百三的剧作《出家与其弟子》触电,岩波书店的原著首页是这样写的:
极重恶人唯称佛
我亦在彼摄取中
烦恼障眼虽不见
大悲无倦常照我
仓田百三是广岛县庄原人,日前走访他的家乡时遇到了不少知情人,他们告诉了我他的不幸,多病、苦恼、寡语,信奉佛教,把亲鸾当作了文学创作的最终对象,但又对基督教倾倒而不能自拔。有关他的这段经历,郁达夫写道:“仓田氏当这一个时候,死了两位姊姊,得了不治的肺病,学校也中途退了学,一个人在南方的禅寺里养身。静观深思,默坐了几年,对于精神肉体的痛苦,总想设法解脱,打破了无门关,猛然间提笔写下来的,是这一篇剧本《出家及其弟子》。出版的当时因为大众的苦闷,和作者有同样的过程,他的风行全国,自不必说,并且继续酿成了一种宗教小说盛行的风气。”

几乎是同样的评价,还来自另外一位法国文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他在法文版《出家与其弟子》序言中是这样写的:“这是一株基督教的花朵,同时也是佛陀之华!”

仓田百三作为日本现代文学的一段传奇,至今仍然被大众广泛传阅。

上图为话剧《出家与其弟子》首次上演的剧团名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