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北京奥运还没结束,但日本选手最大的赢家莫过于“蛙王”北岛康介,他至今为止已经连续两届奥运夺金,而且是100米和200米蛙泳的金牌冠军,共计4枚。尤其是这次北京奥运上的100米蛙泳决赛打破了世界记录,令日本列岛如醉如痴,举国欢庆。各家电视台几乎同时推出特别节目逐一详报,瞬间高峰段让你看不到其他节目,清一色全是北岛夺金的壮举!
看多了日本的电视节目,对他们如何塑造英雄人物大概能摸到门路,其实也不是多有研究,反而是节目的构成实在太相似了,几乎跟得到了一个指令一样,拍出来的画面都大同小异。以“蛙王”北岛康介为例子,具体可以归结如下。
1.节目的主打部分都是由直播室贯穿的,其中包括过去的游泳选手,长得漂亮的女选手绝对多于退役的男选手,而且因为她们的得体的解说,容易让收视者理解游泳竞技的奥秘。
2.镜头跟踪拍摄主人公的小学。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大批生龙活虎的小学生,一边高喊“要当北岛康介”,一边冲着镜头奔跑而来。我很好奇,为什么这个时候一般都不出现主人公的中学。
3.节目大段描写主人公的挫折,包括身体受伤,成绩平平,乃至多少年前曾经面对镜头吐露真情的画面.北岛康介曾因成绩不振,而小声说过:“实在不想干下去了!”
4.
音乐起来的时候,节目一定是描写主人公奋发图强,随着音乐越来越重的渲染,北岛面孔的表情也被越拉越近,乃至到了对他眼睛的特写为止。
5.实况传播北岛康介出场的时候,摄像机分别对准了东京成田国际机场的候机厅,以及涩谷路口巨大的屏幕,当他获得冠军引来路人一片欢呼的时候,电视台记者迅速拿着麦克上前问人的感想,节目中呈现出来的画面大都是激动得不得了,而且几乎都是泪水汪汪的行人为北岛康介祝福。
节目当中最煽情的一幕就是刚才的第5条,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觉常常是经过直播室的内外结合而实现的。无疑,从多重角度塑造奥运英雄是无可厚非的,但日本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简直太像了。
这类节目看少了还行,看多了就会觉得雷同,中途也许会打起瞌睡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