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上喜欢观察,说白了也是因为坐在车里没事儿干的缘故。一天到晚忙这忙那,谁还有闲功夫观察呢?大部分日本人都按步就班,天天如此,云起云落,时间就跟十分刻板的马达一样,驱动着他们往前行走。该上班的去上班,该接孩子的去接孩子,当然该吃饭的去吃饭!生活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多彩。

这几天,日本列岛特别热,有时会突降暴雨,东京和神户连续发生了死亡事故,大都是降水量疯狂上涨,一瞬间泻下超高的水流,一下子把人全吞没了。通过监视摄像机拍出的画面看,河水就象猛兽一样,张开恐怖的大嘴,迎面直袭而来,气势惊人。
据说,这些河水急增的原因都在于水泥河道,因为水泥透水性极差,看上去舒服,整齐而美观,可一旦遇到大雨,雨水无法渗透,几乎全都堆积到河道里面,乃至顺势酿成了最大最急的猛兽水流!不光河道如此,日本人的审美观有一种外表“看上去要好看”的心理,但凡日本料理最典型,为了菜做起来要好看,所以冷菜比热菜多。本来嘛,菜一热就塌了,还有什么“型儿”可言呢?
使用日本的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坐地铁或者列车,一旦因为人身事故,或者台风,或者地震,车晚点了的话,列车员就会到出站口为大家发一张小纸卡,而且小纸卡还必须要经由列车员用小钳子剪掉一个小口才能交给乘客。小纸卡没什么神秘的,只是为了表示“迟到是列车之过”。
看上去,这张纸卡很酷,灰色的,尤其是被列车员剪掉的小口还是三角形的,挺显眼。就算拿这张“迟到理由书”到公司或者其他工作单位说明了自己的清白,但考虑一下出站的现场,实在不觉得“看上去要好看”的做法是正确的。
因为出站口人山人海,骂声滔天,一些人去抢小纸卡,另一些人压根儿就不要,嫌这些人碍事儿,拳打脚踢,各闯各的生路。本来嘛,列车晚点了,弄到网站上公布一下几点几分晚的就得活了,谁看谁都明白的事儿,还要那小纸卡添什么乱呢?
该不是日本职员为了对公司表衷心偏偏就要这张小纸卡,以此证身那种感觉?我遇到不止一次这样的车站混乱的场面,包括在这次的旅途上,所以觉得日本人“看上去要好看”的另类思维大可不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