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写过一篇《日本人纵火的深层心理》,当时正值冬天,自然想起了三岛由纪夫的小说《潮骚》,因为他描写的男女青年给人留下的印象极深,另外同名电影又是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演的,对我们这号于上个世纪7、80年代接受过日本电影冲击的人来说,后者的同台表演似乎更容易被接受下来。

“点火”,或者索性就叫“烧火”,是一种压惊的行为,准确地说,是日本人为了逃避恐惧的一种民间传艺。但凡是日本的夏天节日,不是放花,就是山头上点火助威。
日本制作花炮的工匠叫“花火师”,听上去是一个十分悦耳的名称。
很多年以前,何平导演的电影《炮打双灯儿》说的就是一个做花炮的男人故事。据说这个名字是根据冯骥才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不过翻译成日语的时候改成了《爱恋花火》,觉得味道十足。后来我在北京遇见过女主演宁静,还跟她说明了“花火师”许多繁琐的仪式之类。她告诉我《爱恋花火》这个名字还是头回听到。
总之,对日本人来说,“点火”是祈祷平安的开始,可以防止瘟疫,同时也可以防止信仰的动摇。日本的佛法有一种专门叫人“点火”的作法,上面尤其写明了寺院,火苗不可高出多少公分,烟应该顺哪个方面,好像每个说法都有来头,并不是谁杜撰的,而是多少年的传承。
和歌山县有个地方叫“那智”,每年7月中旬,男人们身穿白色布衣,高举巨大的火把从山上往下奔跑,据说这是一个准宗教仪式,而且从来不接受女性举的火把。有一年跟上海媒体的朋友一起去看了这个场面,其中我发现一个举火炬的“男人”,但越看越觉得他像“女人”。
佛家面前,无论你是谁,任何一个人都是能被超度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