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日本古都的节日也来了。去年写过的京都“祗园节”今年又要开始了,一个节日每年都要重复,绵延不绝,千年岁月。
我每年都去京都看,但去看之前也会犹豫,反正节日是同样的,服饰、人员、乐声,乃至灯笼亮起来的街景大致都相同。回过头想想,也许唯有我的年龄不同了,一年又一年,时间就这样从节日的气氛中逝去。
下周的祗园节去看什么呢?
正当我继续犹豫,还没想好去看什么的时候,一位京都的长者刚才打来电话跟我说了件事儿,他一开口就说:“毛君,今年也来看么?要是来的话,我劝你好好看两只鸟儿。”
听他这么说,先是摸不着头,然后再听长者继续说下去,这才恍然大悟。事情的原委如下:京都有个神社,旁边是一家豆腐店,店的后边有个小院子,院子里面有一棵树,不知为何,树的上面出现了一个鸟窝。而且,鸟窝都是用神社里的纸签儿搭的。日本人到神社喜欢抽纸签儿,抽完了以后,见到“大吉”一般都带回家,见到不吉的就地系到树枝上。
但凡是神社,大都有一棵枝叶往下趴的树,专门为众生回收不吉的纸签儿。
话说回到刚才的鸟窝,鸟窝里有个刚刚出生的小鸟儿,冲着天空使劲张开嘴巴,但不会飞。它的母亲每天从神社搬回纸签儿,为它们的窝维护修缮。这一切最叫人惊奇的是,从树下往上看,透过阳光可以看到纸签儿上的字,竟然全写的是“大吉”。
据说,这只鸟儿非“大吉”不搬,用它伶利的嘴尖儿吊起“大吉”,好一阵盘旋,从天而降,一直降到鸟窝的中央。这虽然是几天内发生的事儿,可传说已经变成了传奇,眼下豆腐店的生意变得十分兴隆,说是买豆腐,很多人都是为了到后院看那两只可爱的鸟儿,祝愿它们母子俩健康。
我打算下周去看看,不仅要看一下,而且还要解决一个悬念。这只鸟儿为什么只搬“大吉”呢?拿到“大吉”的香客都带回家去了,那它从哪儿搬的呢?
难道这只鸟通晓人间的事儿?早就知道谁即使抽到了“大吉”也要系到树枝上?因为抽到“大吉”的她或者他,由于种种难言的理由暂时无法带回家。
我越这么想越觉得京都的鸟儿神了! 这鸟儿得空非看一下不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