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跟王小峰在北京的友谊宾馆一起喝过茶,后来经常看他的博客《不许联想》,前两天看他写到“悲天悯人的话我不说了,大家都保重”,感觉说得真实。因为面对大自然的威力,“人定胜天”的说法也许只是一句过早的呓语!
别的不说,以60后这个年代的人说事儿,光我知道的地震至少有以下记载;海城地震(辽宁1975年2月4日)、唐山地震(河北1976年7月28日)、邢台地震(河北1966年3月)、松潘地震(四川1976年8月)、昭通地震(云南1974年5月11日)、通海地震(云南1970年1月5日)、炉霍地震(四川1973年2月6日)、龙陵地震(云南1976年5月29日),后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地震还是不断发生,直至今天爆发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四川大地震!
还是别的不说,拿我自个从小跟北京受的教育说事儿,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高中和大学,在记忆中似乎没有谁告诉我中国常发生地震,而且也从未听说有过防震训练一说。相反地,很早就听说日本是个地震大国,在没到日本之前,周围不少朋友都跟我说:“那个岛国火山多、地震多,不易久留。”
后来,到了日本才知道,朋友们说的对。因为,每年日本都有“防灾日”,各地都会组织防震训练,我不算勤,只参加过一次,而且还是在经历了十分恐怖的阪神大地震以后,觉得平常应该建立防震防灾的观念。果不其然,参加训练的时候,得到了不少防震的真传。比如:人在大楼里突然遇到强震,先往楼柱子的附近躲避,要么推一张桌子,要么随手拿一把椅子,用作避难物体,可以钻到底下保护身体,因为楼柱子是大楼最坚固的部分,即使大楼塌下来,有柱子的地方一定会产生空间,为生存提供最起码的条件。
类似的训练内容说起来还有很多,如果每年都有这样一个防灾日提醒我们,培养对发生地震的警觉,至少会从意识上转变,因为实际上,中国也是一个地震大国。
当然,除了地震以外,地球上还有其他灾害。比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以及今年年初中国南方的雪灾,但从整体上看,学术界认为直接对人体具有毁灭性的灾害是地震,大约占总数的52%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群害之首”。在当前全球城市化的进程急剧发展的情况下,尤其是中国城市数量的剧增更使地震的灾害越加明显了。
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虽然我们无法改造它,但可以预防,通过“防灾日”,把防震的知识广泛传播,因为,预防总归比救援要好得多。日本每年的“防灾日”是9月1日,这个日子是为纪念1923年关东大地震而制定的,并于1982年5月由当时的日本内阁确立了下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