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日学者揭密四川地震的起因

(2008-05-14 20:11:12)
标签:

四川

汶川

地震

龙门山断层

杂谈

分类: 另类阅读

  日本NHK电视台今晚采访了中日两国的专家,就四川地震的起因得到了初步的回答,同时由学者制作的CG示意图形也首次公开。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权威人士认为,四川地震的规模是有史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一次,根据观测的数据表明,震源所在的龙门山断层在这次强震中所波及的长度为300公里,宽达40公里。因此远在千里以外的北京也有感觉。

 

  静冈大学的华人教授林爱明曾多次前往汶川地区调查过龙门山断层,他说自己作为一名地震学的研究者非常心痛,如果对龙门山断层的研究更早开始的话,也许对抗震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从电视上公布的CG示意图形来看,地震初始的冲击遇到了超强的逆反,另外加上震源很浅,大约地下10公里左右,因此地震波传到地上仍然保持了渐衰势头,乃至波及千里以外,造成中国很多地区均有震感。

 

  断层是个关键词。地震学家认为,当断层突然断裂时,地壳中与这条断层邻近的两个断块会突然发生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错动,从地层深处发生断裂的那个点上会有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辐射开来。一种叫做P波的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拉伸或者压缩岩石,另一种S波则使岩石发生横向摆动。

 

  地质学家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监测站对这两种地震波进行记录,就能够确定震源的位置以及处于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即震中。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在地球表面上形成表面波,引起地面的上下震颤和左右摆动,通常沿着发生断裂的断层传播时能量是最强烈的。

 

  从数值上说,四川地震的释放能量远远超过了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学者分析说;“超过了大约30倍!”。阪神大地震死亡近7000人,一段时间将近30万人无家可归。下图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机构公布的卫星图片,所标之处是地震前后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山崩的状态。地点为成都以北70公里左右的地段。

 

中日学者揭密四川地震的起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