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遭受日本书市冷遇的当代中国小说

(2007-07-06 13:55:51)
分类: 另类阅读
    同样是日文版的翻译书,比起韩寒的《三重门》,棉棉的《糖》还算幸运,有一位日本中年男作家在NHK的电视节目上称赞过这部作品,表扬了作者把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不变”的东西写成“可变”的东西,而所谓“不变”的东西,指的是泛滥的毒品与男女性爱,还有摇滚歌手与乐手的不规则的日子!不过,书评虽然上了电视,但跟销售并不直接挂钩儿,这是日本书市的一大特色。
 
遭受日本书市冷遇的当代中国小说
 
   2003年前后, 《三重门》和《糖》几乎是前后脚儿出现在日本书市上的,但无论是文评界,还是书店销售榜上都没有迹像表明这两部作品是受欢迎的。甚至包括网络上的检索,你也很难发现一般读者的感想和讨论。造成这一局面的理由我们先抛开小说本身的底力不谈,在某种意义上是日本出版商犯下的错误!
 
   其实,在两部作品之前,卫慧的《上海宝贝》曾经火爆日本书市,连日本的责任编辑都曾经公开地感叹过;“一直卖到了20多万册,我还没弄明白为啥能卖出这么多?”  这一感叹后来刊登到了一个业内的杂志上,不知不觉中,日本出版界似乎开了窍,他们发现书名只要带上“上海”保你能卖!
 
   于是,《三重门》和《糖》开始登场了,尽管原著的书名连个“上海”的影子都见不着,但翻译成日文却变成了《上海小子》和《上海糖》。糖的前边加“上海”也就算了,反正对“糖”的消耗不大。最搞笑的是《上海小子》用了一个英文字“Beat”,比起日文外来语有时夹杂“小子”的语意来说,“打拍子”的含意更强一些,弄得《三重门》好像是为了谁打拍子一样。
 
   余华苏童小说的翻译者,少壮派汉学家饭冢容教授对这个书名的翻译提出过批评,因为他知道《三重门》的书名来源是《礼记·中庸》,指的是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这跟书名《上海小字》英文Shanghai Beat 风马牛不相及!
 
   看来,日本书市这次跟风儿算彻底跟错了!书名带上了“上海”两字的中国小说已经开始令读者敬畏敬远了,而且这一现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