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互联网earth推广运营gis地理信息 |
分类: IT评论 |
上一次我们说,GEarth在对mapabc的竞争中明显存在劣势。那么,GEarth应该如何做,才能实现自己利用地理信息来增值的目的呢?
首先,我么假设GEarth是确定以地理信息为主要功能的增长模式。可能大家觉得现在的GEarth走的就是这条路,但是从结果上来看是否定的。虽然其也有搜索城市、搜索街道和搜索地址,但是它忽略了地理信息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提供的信息的可用性。如果大家没有明白,我们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不是原创,听来的)。
做信息分类网站的时候,搬家公司和理发店的信息就不应该一样。搬家公司的广告只要提供电话就行了,而理发店的广告则需要提供地址,而不是电话。但是如果把搬家公司和理发店的广告中都加入电话和地址,那么我们就浪费了一半的空间资源,如果我们反过来把搬家公司的广告贴上地址,而把理发店的广告上贴上电话,那我们就做了无用功。
GEarth做了多少功?起码在地理信息上,做的不多。因为如果我想从天津站去南开大学,GEarth不仅仅不能提供路线指导,甚至可能连GE上标注的马路都看不清楚。只能看到南开大学里面的布局是如何的,仅此而已。
所以,如果要做地址搜寻的地理信息,GEarth有硬伤。而这最大的劣势,却是Google最为GEarth感到骄傲的东西:如果用像素图的场景实拍来实现动态的信息查询,那么成本是巨大的。所以,如果要转变,那么就需要很高明的运营技巧和出色的技术来解决地理信息的查询问题。
如何运营呢?这里我只是提一点自己的想法,并不是说这就是一个终极答案。旨在抛砖引玉。
运营上,可以充分利用Web2的思想,即让用户以划线的方式来添加路线。其实这跟现在GE让用户来添加地址名称是一样的。当我想从天津站去南开大学的时候,我可以看到其他用户标注过的路线,如果没有人标注过,我来做一个标注,同样其他人也可以看到了。
当然,除此之外,GEarth还有很多路要走。信息的可提炼性、及时性、软件的易用性等,都是值得商榷和改进的。
前一篇:为静蕾字体叫好
后一篇:与刘兴亮探讨手机视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