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师&生的温度-2010年12月上《大学生》中国校园

标签:
师生大学温度社交校园 |
分类: 《大学生》—精彩文章 |

特别报道:师&生的温度
细究起“根叔”现象,正如季节更替,是从暖到冷。不得不说,大学校园由曾经的熟人时代悄然成为陌生人社会,这里的人际关系不再自由灵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其乐融融的少了,形同陌路的多了。那么多同学给予自己喜欢的老师某哥、某叔等昵称,是真情流露,也是因为大学人际关系太过冰冷,稍稍有点热度就会让他们觉得温暖。
同学们渴望有温度的老师,老师们期盼懂事的学生。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说到底是从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开始的。这一课,很多人都不曾好好修,甚至翘课了。
P13 你是我的传奇
他的老师是于丹,他们的交往与学生的功利无关,与老师的名望无关。于丹用心成全他的大学梦,他也用超于常人的勇气和努力成全着于丹的期待。
P15 校园里,哥、姐、叔为何如此流行
P17 你这学期的任务:让我记住你的名字
让严文华老师认识并记住名字的是这样的同学:给她写邮件反馈信息的同学,尤其是落款写上自己姓名的学生;给老师提供帮助的同学;教室外,主动打招呼并报上名字的同学;提问的同学;坐在前排、专注的同学;引起负向注意的同学。
P18 精英大学,师生同住
P20 一个不合时宜的老师
张鸣老师说:多少次照毕业照时,我这个他们眼中最好的老师不在场,也没见人有过抱怨,去找就更休谈了。去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传媒系展江没出现在毕业照相现场,学生全体高呼:“展江!展江!”让我既感动,又嫉妒。
P21 让学生有点怕老师是对的
被学生包围的萨茹拉老师说:大学生在校园需要完成过渡为职业人的转变,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人际交往,老师和学生相处就是社交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