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缪斯谈话运动校园 |
分类: 《大学生》—精彩文章 |
07年3月,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对人类未来影响最大的40个思想家”之一的泽尔丁(Thedore
Zeldin)教授在其著作《情感的历史》的中文版序言里写道:“每个人都有通过世界理解自己的愿望,这个陌生的世界就是面前的陌生人。寻找更诚恳、更亲密和更平等的人际关系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力量之一,而主要的工具就是交谈。”
本文刊登于《大学生》1、2月合刊文/本刊记者陈薇薇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缪斯晚餐”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两个完全陌生的人面对着面,一份名叫“muse”的谈话清单摆在他们面前。省掉无味的寒暄和客套话,两人的思维直接跳跃到指定的“畅想问题”上: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你体验过哪些不同的爱?”
“什么让你真正恐惧?”
“过去有什么对你至关重要的经历最让你开心或者难过,最能触动你?”
“近几年你生活侧重点有什么改变?权力、金钱、尊重在多大程度上驱动控制你的生活?”
……
平时你肯定不会想到在两个陌生人之间的谈话会问及这些直指内心,挑战自我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问题的缺失正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法有效沟通的重要原因。
其实,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场景不是单纯的想象,而是实际发生在现实生活的世界上,并且已经悄然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2007年夏天,泽尔丁教授创立的muse基金会所倡导的“缪斯晚餐”活动在北京举行,活动现场会集了20多位不同身份、年龄和肤色的参与者。其中年纪最大的是一位76岁的欧洲贵族老人,最年轻的是一位17岁的背包客,两人恰好被安排在一组。小伙子被老人丰富的过往深深吸引,老人也对青年活泼跳跃的思维感到趣味盎然。他们以MUSE清单上的话题展开交谈,彼此都打开了认知世界的另一扇窗。另一组中来自法国的外交官和一个在北京拍纪录片的瑞典女孩则表现出了典型的“musing”状态。刚开始两个人的交谈非常保守,客套谨慎,谁也不肯首先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都在期待对方先坦白。就这样几个回合下来,他们不但感觉交谈枯燥乏味没有实际意义,甚至觉得在交谈下去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后来他们在组织者的建议下围绕缪斯晚餐提供的谈话清单展开交谈,他们的交谈不但顺利进行下来,而且双方都感觉到在以往的任何一次交谈中都没有获得过的“惊喜”。谈话结束时,他们说,这种谈话方式和内容让我们更加了解别人,也更加了解自己了。
最亲密的朋友之间都未必肯说的话题,却要和陌生人展开真诚的讨论。这道“缪斯晚餐”给出的“难题”,其实是针对现实中的交流困难给出的解决办法:通过富有成效的谈话,改善内心世界的孤独感和人际交往中的亚健康状态。
7年来,从城市交流、公司内部协调,到社区建设;从跨国公司、市政府,到个人;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到卢旺达内战后民族和解,“muse”在各个领域里展现了她巨大的现实意义。一张看似简单的问话清单,却广泛影响了全球文化、政治、经济、法律、传媒、IT、医药等各种领域,甚至向“改变新的工作种类”的目标大步迈进。难以置信这些深远的改变仅仅源自无数个“两个人”之间的交谈。
“人类的任务已经不是发现新大陆,而是发现别人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21世纪,“交谈”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无数“陌生人”,要开始担当起交谈的重任。
如果没有交谈,“陌生的熟悉人”永远陌生
74岁的泽尔丁教授把二十一世纪节奏紧张的生活比作“泡沫生活”:电信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交谈提供了层出不穷的新方式。手机简讯,电话留言,虚拟空间……如此丰富的谈话方式,往往以娱乐的姿态产生花样繁多,却难以深入内心的内容泡沫。在这种泡沫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看上去增加了,其实人却变得更加孤独了,对陌生人也越来越产生疑虑和难以信任的感觉。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现实版本却是因工作、生活需要,不仅要跟陌生人说话,而且需要说话的陌生人还很多。一个最新的调查统计表明:“人在20岁至40岁之间,平均每年会失去1.2位朋友,需要打交道的新朋友是这个数字的20倍左右。”
人们无不在各种“远虑”和“近忧”中试图拨开重重迷雾,寻找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天空,却往往连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都无法确定。无数大学生习惯了听家长说,听老师说,听权威说,听成功人士说……但唯独没有认真倾听过自己内心的声音。尽管他们很优秀,然而却对前途一片茫然。伴随着剧烈变革,二十一世纪的“新一辈”带着些许朦胧的“忧患意识”茁壮长大,然而思维活跃的他们却发现选择“孤僻”比选择“亲密”似乎更加容易。他们可以以毫不怕生的姿态在网线联起来的喧哗世界穿梭自由,却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上屡屡碰壁。也造就了他们特有的情感,内心冲突不断,自己和自己较劲。
被各种“时务”所训练出来的面具下,是“陌生的自己”和“陌生的熟悉人”,了解自己和别人似乎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非有些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否则一场坦诚而深入的谈话很难出现。也许你经常能遇到这种情况:走在路上遇到某个人,他跟你认识却并非关系要好,意识到出于礼貌自己得说点什么,可是内心里却真的想不出来,于是只能含糊说几句客套话:“今天天气很不错啊”,“哪去啊”,一次遇见就这么没有意义匆匆结束了。
运用交谈收获信任
美国商学院协会200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MBA毕业生认为有效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是职业生涯中最有用的技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6%的商学院在这种能力的培育上勉强让人满意。现代社会,服务行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了,这要求参与其中的人要具备更加有效的沟通能力,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人的交流能力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以改变这种缺憾为目标的MUSE交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在泽尔丁教授看来,二十一世纪的“友谊”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琐碎的闲聊就像是大猩猩之间的拥抱,并不能打破人们之间的隔阂。相反真正的友谊必须通过有实质内容的交谈,努力了解对方之后才能产生。
要建立起来真正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仅仅鼓励交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进一步学会如何交谈。”MUSE基金会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些机会,学会与陌生人进行更有效的交谈,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和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MUSE清单在不同场合并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它仅仅作为一个引导有效交谈的工具,说白了就是“药引子”。交流技巧却不只一个,但最重要的核心是:坦诚。
无论何时,坦诚不仅不会带来危险和损失,反而能有效地减少交流成本。想想《士兵突击》被袁朗定义为没有团队精神的成才,原因在于:中尉挑衅袁郎打靶时成才的漠然态度。成才没有用坦诚与中尉间建立起信任。而同样是信息不对称,许三多却从不做一个旁观者,理解他人,坚持自己为他赢得了宝贵的友谊。同时,可以看出交谈也不需要有多么能言善辩,最重要的是直言的勇气。
尽管合作源于互利和需要,但是最终的决定因素还是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商业诚信不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交换名片可以达到的;不同部门员工的互助也不是一个新年联欢会就能起到作用;除了个例幸运,大多数人网络约会经验都是失望比希望更大些。不追求急功近利要立竿见影的交际,抱着一份好奇心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坦然,用MUSE清单潜在的程序启动共鸣与合作的机会,会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
运用交谈重新建立自我形象
当然,这场交谈运动不仅只有muse,2007年6月美国作家路·泰斯的《聪明的谈话》一书在中国出版,它摆脱了成功学近乎呓语般的神话鼓吹,走向平实而有效。泰斯认为,自我交谈是一个人不断地与自己谈话的过程,自我交谈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当一个人允许自己沉溺于消极的自我交谈(无声的交谈),他就在往自我否定的观念上增加砝码。与此相反,积极的自我交谈可以帮助你建立目标,明确你想要什么和为什么想要,从而利用潜意识来激发你无穷的创造力,塑造一个真实的、不断进取的、有作为的、充满魅力的自我。这种积极的自我交谈,就是“聪明的谈话”。
Google投资人之一Moritz说泽尔丁教授曾提到的一句话,对他的生活工作影响最大:No one or nothing is what it appears to be。发现,需要时间。我们要了解别人,了解自己,都需要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二十一世纪的交谈运动,你要加入吗?
感谢缪斯基金会北京负责人《casa居住》杂志主编段妍玲 内容支持
http://cn4c350.chinaw3.com/shop_view.asp?id=21
前一篇:一场谈话让我不再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