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学生杂志
大学生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033
  • 关注人气:9,8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烤乳猪开始的毕业生涯

(2007-03-23 16:49:04)

http://images.blogcn.com/2006/9/12/12/nevillexu,2006091223646.jpg

文/刘萍本文刊登于07年3月《大学生》能力博士“创意年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

赵宁——漂移的赛车,不悔的梦想

拥有名牌大学的经济学学位、全国二级厨师证书、专业二级运动员证书以及电视编导等多重身份,却放弃灿烂光环的白领一族,转而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漂移赛车上。赵宁,北京漂移第一人,相信他的经历会令许多在校大学生唏嘘不已,可以说,他的出现也颠覆了人们对大学素质教育结果的想象。

本想成为一个快乐的大厨

和很多拥有雄心壮志想在职场上大展拳脚的大学生不同,大学毕业后,赵宁的梦想只是当一个吃喝不愁的厨师。赵宁对待自己的梦想很认真:大学时代他利用寒暑假自学成才,考取了国家二级厨师证书。毕业后赵宁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饭馆给别人打工做厨师,那时最擅长的是脆皮烤乳猪和烤鸭。慢慢地他积累了一小笔资金,在家乡开了一家店面不大的饭馆。

开饭馆对一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可不仅仅是炒菜算账而已。赵宁给自己的标准只有一个:凡事都必须要求精准细致!自己做厨师,自己当会计,甚至连买菜进货都要一个人担,常常算账算花了眼睛。每当觉得疲惫不堪时,赵宁就会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到郊外开越野赛车,享受速度和激情带来的精神欢愉,给疲惫的身心一次次彻底的解放。没想到,这种释放竟激起了潜伏在内心中的速度之魂。

22岁生日,赵宁拥有了第一辆本田250摩托车。两年之后他用开饭馆攒下的资金给自己添置了一辆越野吉普切诺基,开始系统的赛程训练,并再次年参加了全国摩托车“80组”场地赛,获得第十三名。

2000年,赵宁离开家乡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希望在这里开展更大的事业。由于有过做厨师的经验,来京的第一年就在郊区开了“香满楼”餐馆,从门可罗雀到高朋满座,生意越做越红火。只可惜半年不到由于拆迁,赵宁的事业不得不中止了。“刚开始的时候特别郁闷。后来想想开饭馆确实累。而且也很难有前途,所幸不干也罢。”

心埋漂移的种子

在那一后很长一段时间,赵宁再没做过生意。他开始流连于各种各样的聚会,只为结交朋友、开阔眼界。一次参加导演朋友的选美大赛激发了他想做编导的兴趣:不仅可以把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同时也有不菲的收入。就这样赵宁开始了自己的编导之路。
但是编导工作并没有赵宁当初设想的那么风光惬意,这个职业充满了变换和挑战,要承受的压力比想象中大得多。在受够了镁光灯的疲惫照射之后,赵宁想到了给解压的自己老办法:结伴赛车,放松身心。

但像赵宁开的这种民用赛车专业性不够,危险系数很高。一次他在飞速穿过60米深沟上的大桥时,赛车突然爆胎,幸亏吉普车的方向操控性较好,让赵宁逃过一劫,死里逃生。这次事故让赵宁意识到赛车专业性的重要,全面的装备和过硬的技术比单准的追求速度更有乐趣。于是他将目光转向更加专业的赛场:“那个时候我就知道日本有一种漂移比赛叫D1,火爆的系列赛场面非常引人。当时我就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亲自上阵!”那时漂移的种子在赵宁心中开始萌芽。

而后赵宁开始执着地参加各种比赛,由于具有很好的领悟能力和驾驶天赋,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在2002年北京汽车技能挑战赛上,获得了两个分站赛的冠军。“这些成绩比让我做个拿着高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兴奋,有成就的多!”

为了实现自己对赛车的梦想,2003年他带着几年的积蓄,和朋友自费去日本学习。在日本,让赵宁瞠目结舌的除了昂贵的学费,还有那里车手精湛的漂移技术。当时经朋友介绍,他以学习漂移改装的身份进入了当地一家私人俱乐部,在那里赵宁的技术根本算不上好车手,只有听高级技师讲解技术的份儿,根本没有机会试车。“在日本专业的D1车手多达100多名,每年光是参加D1大赛的报名选手就有上万。”在日本,几乎每一个汽车维修技师都能作出流畅的漂移动作。一段时间的学习结束后,赵宁将大量的原版资料带回了国,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场地实践。
 
创建国内第一家D1漂移俱乐部

在感受了D1震撼的魅力之后,赵宁越来越觉得国内也应该有这样的比赛,让国人拥有自己的平民英雄和明星对战。于是,2006年4月他和朋友自费从日本引进了尼桑S13、马自达RX-7、丰田GS-44三辆顶级漂移改造赛车,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件D1汽车漂移俱乐部。

那时候“找地儿”成了最让赵宁苦闷和烦躁的问题。“我每天都在为找场地不停地奔波,只要电话一响,我的心就一阵激动!只要听到一点希望,我就立马往外冲。”赵宁的俱乐部最后“定居”在北京金港国际赛道旁,从场地设计到展厅搭建都由他自己设计、策划完成。虽然俱乐部外观看起来简单、朴实,却倾注了他全部的热情和心血。

短短数月,赵宁和朋友几个人300万的积蓄就花光了,他们这三辆赛车非常珍惜,每当遇到资金周转不灵,但又手痒想去漂一把时,他都会强迫自己忍耐、忍耐、再忍耐,生怕赛车出现失控、刮蹭等意外。因为维修一次需要很大的费用,且只有聘请日本的技师才可以维修,即便自己知道哪里的故障也不敢亲自动手。

现在俱乐部的运转已经逐渐顺利起来,进行表演的报酬已经可以满足俱乐部资金运作需求。甚至公安部门和影视制作机构都请他们进行漂移特技培训。“可以说我们是国内第一家漂移俱乐部。现在有很多改装店,但是他们的改装概念和我们完全不一样。”赵宁认为自己的特色就在于原装的技术引进。

疯狂的赛道疯狂的梦

06年10月,国家体委和中气联联合主办了一场漂移大赛,在上海和北京两个赛场邀请美国的车手进行漂移表演和小型比赛。当时上海主办方很希望赵宁的俱乐部参加,但由于一个原则性的问题而没能实现。“主办方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车免费冠名给国外的车队,这一点我绝对不同意!我们是中国人,有自己的改装车,凭什么挂别人的名!”赵宁始终认为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车队,自己的比赛。

为了给中国漂移赛车争口气,赵宁把美国车手邀请到了自己的俱乐部,希望和他们做现场交流。美国人在接到邀请后都露出怀疑和不屑的神情,他们不相信中国有谁玩得起如此高端的运动。“那些老外的不屑,我理解。我唯一能做得就是让他们亲眼目睹我们的顶尖赛车和不亚于他们的技术!”赵宁严肃的说。

而当美国车手们观看完赵宁和朋友的漂移表演后,不得不敬佩中国人堪称精湛的技艺。“他们一开始并不认可中国人,认为中国人穷,没资格和实力玩儿。可他们忘了,亚洲人是最聪明和心细的,只要用心,没什么做不到的!2007年中国将举办自己的漂移大赛,到时这项运动肯定会兴盛起来的。”

现在赵宁已是俱乐部的经理,他正在努力探寻适合自己的运营模式。在日本,很多漂移爱好者都有私人改装车,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专业的俱乐部,并吸引投资商赞助。而赵宁认为自己的俱乐部还没有完全对市场开放,他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来展示。现在他已经签定了一个500亩的场地,要建成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漂移赛道,和国际接轨,举办世界漂移大赛中国分站赛。

“我希望将世界汽车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中国,让国内的爱好者有自己的专业赛道参赛,中国是一个大国,只要有良好的环境,一定可以超越世界赛车强国。”赵宁希望这项运动能真正的在中国生根、发展,最后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全国性赛事。现在自己所作的,正是翻开这新的一页。

这个拥有雄心壮志的“北京漂移第一人”,也许并没有完美的技术和过人的胆量,但却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中国人迟早有一天会在国际漂移大赛上拿到冠军!

很多人都认为赵宁的举措很疯狂,为这样一项烧钱的运动投入全部热情,甚至放弃前途太不明智。而赵宁却一本正经地说:“如果疯狂能换来我的梦想,那么我宁愿当一回疯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