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大学生杂志社的活动~ |
10月26日 浙江大学:不到9分钟,票被一抢而空
10月26日,浙江大学有1500人来听开复的演讲。
虽然是中午发票,但同学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开始排队,有不少同学为了能“抢”到票,专门从一小时车程外的紫金校去赶过来。队伍排了几百米,不到9分钟就全部发完。因为一票难求,有同学居然在校园网上“出金求票”,不料票价很快就被炒到450元。据说这是浙江大学校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炒票”事件。当晚更是出现了几十名校警和近500名未能进场的热情同学的“对垒”。
下午,开复在浙大计算机学院与师生座谈,不知道是Google的吸引力还是李开复的魅力,好多同学当场递交了简历。此外,开复在各个高校几乎都有一个“开复学生网”版主见面会。版主见面会就像家庭交流一样,大家问了重复的问题开复也会不厌其烦地回答,就像一个兄长。
10月26日晚5点,演讲开始前一个多小时已经有人在门口排起了长队,演讲开始前半个小时,可容纳1000人的永谦小剧场已经座无虚席,更有很多人站在过道里耐心等待演讲的开始。因为要凭票进入,进不了场的学生委托同学带相机进去拍一张开复的相片也好……而此时,礼堂的讲台下,已经连过道都挤得站不住脚了。
演讲结束后,开复用45分钟回答了在场同学的提问。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掌声不断。
10月27日 南京大学:军校学生也赶来听
10月27日,在南京大学的演讲来了2000人。
南京之行是开复在全国巡回演讲中,继上海、杭州之后的第三站,更是他第一次来南京为大学生演讲,所以备受关注。
“李开复来南京了!”这条消息从各个途径传开后,南大浦口校区的同学赶来了,附近各大高校: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同学听说后也纷纷赶来了。
晚上,李开复在南京大学大礼堂演讲,南京大学的副校长张大良专程赶到现场陪同。此时,大礼堂已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很多学生站在那里听了几个小时。
一位军校的同学举手提问时透露了请假的秘诀:今天不是周末,按照军校规定我们不可以擅自离开学校。但老师听说我要急着赶来听李开复老师的演讲,立刻就开了绿灯——开复老师的演讲可不能错过,赶紧去吧!
10月30日 安徽大学:鸣磬广场席地而坐
10月30日,开复在安徽大学的演讲来了7000人!
当开复和大学生杂志社记者王肇辉等一行人赶到学校时,露天的“鸣磬广场”草地上早已坐满了不同学校的同学,大家围着讲台席地而坐,在已经略带凉意的秋风中静待。提问阶段,全场同学再也按捺不住激动,争先恐后地拥到台前话筒处排队,生怕错过了得到开复指点的良机。
在BBS我的大学社区里,有人这样发贴道:
长期关注中国教育、现为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先生今日来到安徽大学演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寄语青年学子要做“最好的自我”。
早在下午15:00,能容纳近万人的安徽大学鸣磬广场已落座大半,原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现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先生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名为《选择的智慧》的露天演讲。
下午16:00,当李开复这位在国际顶级跨国公司担任最高职务的华人、曾多次给中国学生写信的良师现身演讲台时,迎接他的是近万名学子经久不息的掌声。
11月1日 华南理工大学:“黄牛党”又逞英雄
11月1日,在华南理工大学的演讲来了 1500人。
“网上叫卖”再次出现,好在刚到200多元就被版主紧急屏蔽。一位一直站在礼堂外“听”完全场演讲的同学感叹道:“虽然未能一睹开复老师,但听的演讲也同样受启发!”
开复演讲的同时,演讲的PPT一直挂在网上。大多数演讲在于现场的效果,学生们听完之后就过去了,但是开复的PPT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仍然非常大。学生们不仅下载下来,而且反复的看。经常有同学在演讲提问的时候说到:开复老师的PPT,我已经看过无数遍。另有一次一帮学生挤在礼堂外面聊天,记者听到一个同学说:我可以把开复PPT上的标题全都背出来。
开复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演讲来了 6000人!
校园里竟打出了这样的横幅,上面写着六个大字:“对话思想教父”。
虽然记者赶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时,距离晚上的演讲还有近3个小时,但场内已经坐了不少前来占位子的同学。其中一名学生竟是坐了7小时火车从郑州赶过来。
还有几十位从陕西杨凌地区赶来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同学,为了听晚上的讲座,中午12点就出发了,他们还自己凑钱集资租了一辆车赶到现场。校方有了前面几场的“盛况”消息后,及时启用场外直播系统:礼堂里面已经站满了3000人,礼堂外,深秋的晚上已经有些寒气,但仍有3000个热血沸腾的同学站着听到最后。十几名正规警员被紧急调来维持秩序。
在网上一篇题为《此举宣传了互联网最前沿的技术》的帖子中,这样写道:
作为中国的西北门户、桥头堡,西安市是中国政府开发大西北的阳光地带,更是中国互联网四大数据中心之一(其它三个为北京、上海、广州)。中国互联网理当有四个中心,北以北京为中心、东以上海为中心、南以广州为中心、西以西安为中心。北京有新浪、搜狐、百度,上海有盛大及邻近的阿里巴巴、陶宝,广州有网易及附近tom、腾讯,而西安目前还缺乏与前者抗衡的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网站。
在internet企业缺位的西安,西电学子这样评价李开复演讲的意义:“西安是人才、特别是计算机人才的摇篮,互联网的发展是靠技术支撑的,人才特别是计算机互联网人才对靠互联网生存的企业多么的重要,李开复博士是最清楚的。西电在中国乃至世界计算机界的优越位置我就不用多说了。李开复此行不但能起到宣传互联网最前沿技术的作用、为互联网网罗人才,同时更是会影响互联网上最活跃的一族——大学生们,促使大学生改变使用搜索引擎的习惯。”
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大学生活动中心,来了2500人。
报告会还没开始,前来聆听学习的武汉大学的学子们已经在大门前面排起了长队。中南地区各大高校的数千名同学,早早来到会场等待着开复身影的出现。
晚上七点,开复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登场。而此时,2000多人的演讲大厅早已座无虚席,走廊和门边都挤满了听众,还有一些没有座位的同学席地而坐。一位热情的高中生也挤进了会场:“我是从荆州坐了7小时车赶到武汉来的。”
虽然在“坐票”的基础上发了“站票”,签票处还是发现了以假乱真的门票——彩色复印门票!由于玻璃窗被拥挤人群挤碎,校方不得不临时请求警力帮助控制秩序。
面对热情的武大学子,开复幽默、精彩的演讲和深邃的思想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演讲结束之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开复一一耐心解答。整个互动环节,开复用幽默的语言,非凡的气度,丰富的经历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听众,会场气氛达到高潮。
11月4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老师的回答堪称经典”
在李开复去哈尔滨工业大学演讲结束后的日子里,BBS
“听了李开复的GOOGLE宣讲,动心于GOOGLE的作坊模式,许多技术OTAKU一起贩卖灵感,一幅多么奇丽的图景啊。而‘整合全世界的信息’这样的口号,完全把我电倒了。”
“与微软等公司技术人员的演讲相比之下,GOOGLE的技术讲座更为细致一些(周红博士),服务器架构、分布式计算、容错及排序算法各个方面都讲得头头是道。”
“今天翻到一本《大学生》的过刊,发现工大同学提的问题,和其它高校同学的提问水平差不多。不过,李老师倒是显示出了高人一筹的口才,说是妙语连珠也不为过了吧?那天在演讲现场,有一位同学不无自卑地问工大学生怎么跟清华北大竞争(大意如此),当时我感觉很惭愧,然而李老师的一句‘我今天来到哈工大就是因为这里学生的素质与水平’(大意如此),堪称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