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漂花30万住20年贵么

(2022-04-18 14:04:43)
标签:

北漂

租房

共赢

拆迁

房产

分类: 政府建议
绝大多数北漂,在北京租房十年以上,还买不起房。
其中绝大多数,即便合租老破小,每月也得二千元。
我想唤醒北漂,有人愿意花30万元租20年好房住么?
这一栋20层安居楼,可以让400户,800人住有所居。
每层20间地板面积36平米的安居房,和2间共享厨房。
有的楼层,只住男生,有的楼层,只住女生,很安全。
有的楼层,只接受情侣同住,三类人群,各取所需
租住这样的安居楼,是否比住老破小,生活更幸福呢?
北漂花30万住20年贵么
下图是我建议的安居楼小区模板,由四个大部分组成。
1,有54栋20层公租楼,能安居21600户,43200人。
2,有8栋金色配套楼,满足小区居民的各种生活需求。
3,有69840平米地下用房,满足规范约定的生活需求。
4,有800辆共享小巴,能一次运走至少12000名居民。
北漂入住在这样的安居小区,比租房住老破小好多了。
北漂花30万住20年贵么
投资人,租户,农民,承建机构,服务商,政府,如何共赢
对投资人来说:
每个小区需要39200个投资人,每人支付30万元投资款。
总计117.6亿元,且欢迎单人投资多个30万元,得受益权。
既可以自己住20年,实现花30万元,住20年,这个目标。
也可委托出租,每月拿回2千元,20年连本带利拿回48万
小区地上配套房的一半,登记给投资人委员会,每月分红

对纯租户来说:
选择一次性付30万元(可贷款)还是每月2千元长租入住
都是很开心的事,何况还有配套楼,地下配套,共享汽车。
不只是个简单的小窝,更是一种能选邻居,买服务的生活。
小区地下配套用房的一半,登记给租户委员会,每月分红

对提供土地的村民来说:
小区占地<30万平米,涉及不超过500名村民拆迁的补偿。
自愿被拆迁的村民,每人能得3套55平米回迁房+80万元
先自愿报名,中签后,同一天,领新房,拆旧房,领补偿
既避免了一家人,互相侵占,闹不愉快,补偿标准也够高。
(提示一下,北京拆迁猫腻太大,村民很难得这么高补偿)
(招拍挂卖地,公示的拆迁成本,贪官奸商偷走了大多数)

对承建机构来说:
小区占地29.9万平米,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129.6万平米。
每平米含精装和市政,综合造价58亿,建设周期29个月
每月结算2亿元,每平米综合造价4500元,真的很赚钱。

对提供审批和管理的政府来说:
为了给农民提供4亿元补偿款,给公务员500套福利分房。
花100万元,就能买套55平米住宅,可住,可租,可售
还有1亿元余款,用来给审批本项目的各部门,发奖金。
本小区21600套住宅,其中2000套分别给村民和公务员。
另外19600套住宅,按约定比例,产权归省和区国资委,
小区地上和地下配套用房的一半,按约定比例归国资委
提醒一下,这19600套住宅,20年内,国资委是零收入。
原因很简单,国资委一分钱没出,要20年后再开始收租。

从财政层面的政府货币收益:
政府收到117.6亿元投资款,只要拿出58亿,付建设款。
再拿出3.6亿元,买800辆纯电巴士,每辆45万>16座。
剩下的56亿元,是政府批准建公租房小区的出让金纯利

对提供小区管理的服务商来说:
小区全部的停车位,和800辆共享巴士,产权归服务商
小区地上和地下配套用房的出租和管理服务费归服务商
有了这两笔不菲的收入,服务商做好服务就能稳赚不赔。

我知道很多人对“共赢”没有概念,甚至不愿意“共赢”
但我想提醒大家,看懂每个群体,是否在这事儿上获益。
即便以前的灰色收入,也用低价卖福利房和奖金替代了。

请问,有人愿意花30万,在北京安心住20年么?
当然,您需要花60万,才能住55平米的一整套住宅。
花30万,只能自住一间地板面积18平米的独卫开间。
而且,我建议的这种小区,是有完整的一套服务模式。
入住以后,您会享受到与传统住宅完全不同的人文生活。
花钱买服务,每月看账本,分享应得的租金收入,很重要。

补充一下:很多人会觉得花60万租20年房,为人做嫁衣。
所以还有个办法,240万,卖4900套,政府得14700套。
加上之前的56亿货币收益,相当于政府净赚408.8亿元。
相当于楼面地价38000元每平米,房价43636元每平米。
能240万,在北京买到55平米,七十年大产权电梯新房,
能住得很开心,自由买卖,落户上学,值不值,您判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