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每年6学期各50天更好

标签:
学校众筹教育房产住校 |
分类: 政府建议 |
几乎所有的中国学校,都是每年2个学期,中间隔着漫长的寒假暑假,孩子们每天走读,而且,除了学校的课程,还有各种校外补习班和兴趣班。家长和孩子们,都痛苦不堪,不仅孩子们危险和痛苦,家长们更是压力山大,不堪重负。很多人说,养不起孩子,所以不敢生娃,真的不是夸张……
先讲第一个问题,每年6个学期,每学期各约50天,更好。
地球上,每年365到366天,如果分成6个学期,每学期50天左右,全年上学300天,先不谈住不住校,每天上午晨操和4节文化课,下午安排兴趣课。每个学期结束,休假11天左右,然后开始下一个学期。
每学期不那么长,学生精力更充沛,每次假期没那么长,不容易让孩子们因为放假太久,失去管教。更可以在每个学期,安排不同的课程,让老师们可以每年,比学生多休假50到100天(1到2学期)。简单说,就是别再委屈孩子们,迁就大人方便的休假和作息时间,而是用更适合孩子们茁壮成长的作息时间,培养优秀人才。
尤其是视力和体育,因为每年有300天在校,每天上午会有晨操,每天下午会有户外活动和兴趣课,对孩子们的身体和视力,至关重要。
再讲第二个问题,允许一部分人,养娃不再花钱,共赢。
学区房有多贵,买了有多不值,我就不长篇论述了。举个真实事例,某妈妈,2019年,为孩子能上好学校,900万,买了75平米学区房,结果,2020年,因为政策调整,孩子不能上想去的学校,而同样的钱,本该可以买至少150平米类似地段的房子……
很多人以为,养娃是一定要花钱的。这种根本性的学术错误,是教育失败的恶果,是对“钱”这种事物的无知,在此,先举个简单的例子论证。请问诸位读者,你们作为子女,上班以后,能不能每月给父母3000元或更多生活费?作为父母,能不能每月收到子女给你的3000元或更多生活费?如果不能,请不要怪子女,也不要怪父母,这是教育失败的恶果,你们都是受害人。只要有75万存款,买银行保本保息的理财,年化利率4.8%,就可以做到,本金永远在,每月3000元。如果是75万买套房子,每月收租3000元,或许租金不如利息稳健,但房屋增值,却比本金存银行,有更好的效果。能看懂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讨论“允许一部分人,养娃不再花钱”这件事了。
1,买地建学校,总占地面积12万平米,总建筑面积16.2万平米平均容积率1.35。按每平米4000元计算,建校成本64800万元。
教学区,占地9万平米,建筑面积10.8万平米,12个年级,每年级10个班,每班约30名学生,每个学生平均30平米房屋,包括学生和校工宿舍区。
宿舍区,占地3万平米,建筑面积5.4万平米,老师和校工,可福利买房。
2,只需要648名荣誉创校人,每人自愿认缴100万元(再贷款100万元),就能用,人均住房120平米,人均年薪24万,年休假115天到165天,聘请450名超一流教师。
创办一所能同时教育至少3600名学生的优秀学校。而这648名荣誉创校人,就是被允许“养娃不再花钱”的那一部分人。因为,他们不仅是学校的荣誉创办人,共同享有学校重大事件的投票权,而且每人每年,还可以分享5万元房租,或送一名孩子来上学(优先选择班级和座位),冲抵每年的6万元学费(包括衣食住行学游)。当然,要是大家怕每年5万元不够养娃,每人认缴300万,分享15万房租,或者送3名孩子来上学,也行。
3,以北京四中为例,4000学生,占地约42400平米,房屋约32700平米,学生人均房屋面积不到15平米。而我们的学校,人均30平米,意味着,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宿舍,让孩子们在每年的6个学期,每学期约50天上课期间,都可以住校。
住校的好处太多了,更早融入集体生活,有老师和校工引导和照看,不用家长每天接送,每天作息时间规律,饮食健康安全,能把孩子们需要的兴趣课老师,请到学校,给孩子们安全的上兴趣班。成本低,品质高,家长们可以随时来学校陪孩子,甚至也住在学校。总之,我们建议的好学校,一定是要住校的。
4,这是我做的一个测算,简单说,648个荣誉创校人,先用总价6亿以内,买下12万平米的学校用地,并办好所有手续。然后贷款建成这样一所学校,聘请450名优秀教师和140名优秀校工,在招收至少3600名,愿意年学费6万元,每年住校300天的优秀学生,就可以启动了。有愿意支持我的朋友,希望和我一起完善这个构想,并帮我促成这个实践。
前一篇:银行房贷为啥不选先息后本
后一篇:给穷人发钱才能举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