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寓言:理性思考选择的结果

标签:
诺贝尔奖莫言合作建房苏州街于凌罡 |
分类: 合作建房 |
合作有风险:凑不够钱,就买不到地;买到地以后,要一起监督;建好房子,要抽签决定选房顺序,依次选房。而且要遵循,允许自己赚上百万,也得允许别人合理赚钱的基本道德底线。无论那个人是开发商还是别的什么人。于凌罡作为发起人,会比大家多做很多事,但绝不等于,一切责任和义务属于发起人。合作的参与者请先尽义务,再发牢骚。合作的成功,需要每个合作者的力量。特别是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困难如同暴雨,一定会来临,到那时,还能团结面对的人,欢迎您参加合作建房。
附:诺奖得主“莫言”讲的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莫言的故事里,七个拒绝“思考选择的结果”的人死了。在想到走出去可能被雷劈的时候,怎么可能没想到这破庙会倒?耽于安乐,拒绝淋雨的成本,就自欺的拒绝庙会倒的结果。我组织合作建房,也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醒了么,现在怎么想?我组织大家合作建房,很多人怪我,你不让我们买房,结果现在房价涨了,我们要怪你。我真的很奇怪,我是让你们合作建房啊,为什么你们自己选择只听一半,还要怪我呢?何况,就算我真的建议您不要买房,买不买,还是您自己做的决定,应该您自己负责吧?
耽于安乐,是一种忧患。2005年8月,芍药居甲2号,每平米6750元的合同,很多人嫌贵,把我推出门外;2007年3月,花园北路25号,每平米6500元的合同,我征求大家意见,为了增加中标几率,提高到每平米7800元好不好,被否决;要求大家到两会论坛发帖寻求社会支持,只看到六个贴……;耽于安乐,外面雷雨交加,危险明摆着,可庙里就安全么?高房价,不合作建房,就得做房奴,这结果,和暴雨,庙会倒一样,很多人其实很清楚。但人们更多看到的,只是合作建房,有额外的成本。
选择在庙里暂时的安逸,然后屈辱的倒毙?还是在暴雨中,享受良心的安逸?是每个人的自由。我说话太直,很多人不习惯,我懂。但绕着弯子说话才是真正的害人。
无论外面是怎样的狂风骤雨,电闪雷鸣,只要庙还没倒,逃生的机会就还在。合作建房,也是如此。选择不合作建房,看起来安全,其实做房奴已成必然。与做房奴相比,合作建房必须经历的那点风雨,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大家轮流封存日财报,共同优化月预算,一起合作,辛苦400个工作日,就能每人赚到上百万。付出当然会有,但得到是多少,大家也必须想到。没有付出,怎么可能得到?我知道,很多人是这样想的,让于凌罡努力去,做不成,可以笑话他,做成了,我们再坐享其成。其实,这样,和在庙里躲雨,把别人推出去是一样的。没有人否认合作建房的艰难和必须的付出,因为那是想赚上百万必然的代价。拒绝合作建房的人,你们敢承认这一点么?
杯具的原因,是看得到的痛苦,让人们对更大的痛苦和风险,选择性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