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蜗居》到幸福生活的思考
(2010-02-23 10:37:31)
标签:
蜗居于凌罡幸福生活理财房产 |
分类: 理财知识 |
大年初一,为了不在过年的每一天被家人和各种亲友唠叨“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独自一人,坐上了北京到郑州的D123次列车,一路上,正好看完了一本小说《蜗居》。书写的很精彩,读了以后感触很深。
书中人物,本无所谓善恶好坏,但各人的因果得失,却能带给大家很多启发。比如,姐姐海萍,典型的女人,永不知足,稀里糊涂,不会花钱,不会过日子,虽然号称名牌大学毕业,却的确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作者也是女人,所以给海萍这个角色网开多面,通篇没有出现的苏淳父母,即便是海萍、海藻的父母,也是无灾无病,不要子女费心孝顺,这其实非常的不现实。姑且,我们就当作者利用特权,给海萍减压好了。
在上海,海萍、苏淳,这样一对非常普通的工薪族夫妇,两口子加起来月薪1万,如果不是海萍骨子里的愚蠢和贪婪,本可以很幸福的享受生活。但作者笔下的海萍,无情,自私,愚不可及。不会享受生活,不会珍爱家人,甚至不会善待自己。这样的人,可怜之余,更是可恨,可悲。
只要知足,按照他们的收入,应该制定这样的消费理财计划:
衣:月均置装费1500元,女人要爱美,打扮好了,又有面子,又能留住男人的心,这钱省不得。一个女人应该有200件各种衣饰,按照每件平均500元计算,需要10万元,分五年添置,每年平均2万元,月均1500是很必要的。
食:月均伙食费2000元,民以食为天,不吃好,那还叫什么过日子,每个月买菜做饭1200元,每周请客吃饭200元。对于喜欢享受生活,需要人际关系的中国人,这都是必要支出。
住:月均房租费2000元,不用租太好的房子,一居足以,或者稍微偏一点的两居,但最好在市区,离单位近,不然还真不如回乡下,混吃等死。
行:月均出行费2000元,每年好歹花10000元,两个人出去旅游,也算一起过日子的收获和希望,不能总是每天柴米油盐吧。建议,每年两次长线,预算每次3000元,20次郊游,预算每次200元。其余2000元,坐公交上下班。(我曾组织35人包车,长假六天依次畅游日照、扬州、甪直、苏州、无锡、济南,每人才不到750元,算上自己花钱购物,每人1200元足够了,可以参见这个财务报告:http://www.linecity.cn/sd07x1.xls)
孝:月均孝顺钱500元,都有父母,也都知道子女在城里混不容易,每年给双方父母各3000元,给父母报个旅游团,旅游一下,其实父母都不缺钱,但这种孝顺,是必要的。
杂:每月杂项费1000元,过日子就是过日子,各种不可预期的开销,比如花每月200元办两张健身年卡,比看病吃药便宜,虽然药费可以报销。如果有超支,就临时贴补一下,总之这1000元省不下来。
存:月均储蓄额1000元,每个月从工资里存1000元,其实存钱主要得靠外快,工资就这么多,青春就这么短,想发财没有靠工资的道理,节流上就这么个情况,主要得靠开源。
对于一般家庭,基本靠工资过日子,这七项支出,大致就该是这个比例,如果两口子加起来只有每月8000元,那就每项减少20%,如果两口子加起来每月有12000元,那就每项增加20%,当然,要想对老婆好一点,就把多出的两千给老婆买衣服,男人悦目,女人开心。总之,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花,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重要。当然,我们也得承认,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两口子每个月收入加起来如果不到1万,日子过的恐怕就不会这么有色彩,而是有点紧巴了。当然,两口子加起来月入只有1万,就别装大款了,按计划过日子,每天记账是必要的,否则要么拉饥荒,要么特紧巴。
试想,海萍如果不是非要存款买房,家庭月收入过万的年轻人,本也不用非去住贫民窟,看看她们基本不和同学往来,就知道海萍的“苦”其实都是自找的。更不用每天吃方便面,连鸡蛋都舍不得。小贝和海藻,不就过得挺好么?当然,作为大力推广理财的我,肯定要鼓励大家存钱,但以我的经验,从第一个工作开始,我就一直都在工资外还有收入,虽然不多,基本不超过工资的一倍,但只要想办法,赚钱的机会总会有。而且,不要象苏淳那样法盲,该赚钱要赚,但也要自我保护。当然,苏淳那种倒霉事,也就是小说,合法赚外快,是男人应有的本事,就好像男人应该有本事把女人的肚子搞大一样,这个不用教,也不该由别人教。
试想,如果苏淳和海萍能这样过日子,还会没面子么?每年长线旅行两次,每个月添置1500元新衣服,幸福感和面子都有了。相比在遥远的郊区买房住,更多的新衣服,总会更有面子吧?每天路上节省四小时(每人俩小时),心情怎么会不更愉快。孝顺了父母,每天吃好睡好,这样不是挺好。
所以,我觉得《蜗居》里的海萍也好,生活中的房奴也好,其实都是自己的观念害了自己。至于海藻,本就是个噱头,刺激女人们,找中年情人才有高潮,和帅哥男朋友睡了一年都没有,这种事,亏女作家想得出,当然,怎么做爱找高潮,肯定吸引眼球,但这种事情看书没用,还不如锻炼身体。
合上《蜗居》,我想到了生活里最简单的哲理,生活是要享受的,不能折腾,当然,也要努力赚钱。否则:
男人太没钱,女人只好逼着男人想法出去赚钱,
男人太有钱,女人就要每天乱猜男人在哪过夜。
也许,我的思考对一些人有帮助,也许,有些人还是会骂我无知、幼稚,甚至猜疑我炒作,把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没关系,我就这么个宽心人。还是那句话,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帮助,如果您觉得骂我可以放松,那尽管招呼,别客气,让您骂舒服了,是我的荣幸。至于那些怀疑我能力,不信任我人品的人,呵呵,真没那本事让您相信我,况且,您自己知道您会相信谁么?我不欠谁的钱,付出了,努力了,也许说的好,也许说的不好,也许做得对,也许没做对,我是普通人,努力想做个好人的普通人,仅此而已。
希望更多的朋友走出《蜗居》,好好思考,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