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财富分配模型与和谐社会

标签:
薪酬财富分配等级拜年新年快乐房产 |
分类: 政府建议 |
“我评估一个企业是不是能做大多强,就看它的平均薪水,如果这个公司的员工平均年薪20万元,那绝对是个不错的企业,若只有四、五万,那这个公司就是‘瘦瘦’的。网易的员工平均年薪是20万元左右。”
广东省人大代表、网易总裁丁磊,2010年。
很多人无法理解丁磊怎么会这么说。其实他会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曾考虑过社会财富分配,或企业薪酬分配的问题。而这是一个公民,一个人大代表绝对有义务了解的,与每个人的利益都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也是一道很简单的小学数学应用题。做过这道题,会发现,丁磊说网易员工平均年薪20万,意味着,网易员工的最低月薪酬应不低于8173元。
正常情况下的企业,通常有四级人事编制,董事局和正副总组成的老总级,部门正副经理组成的高管级,各个部门下属小组组成的组长级,以及普通员工。
按照普通的模型,一个企业的基层工作单位是小组(Team);
平均每个小组有8名组员,1名副组长,一名组长;
组员的薪酬系数为1,副组长的薪酬是组员薪酬的1.5倍,组长的薪酬是组员的2倍;
小组以上是部门(Department),每个部门平均有10个小组,并有部门经理和副经理各1名,部门副经理的薪酬是组员的3倍,经理的薪酬是组员的4倍;
一个集团公司下辖10个部门,有高管8名,依次的薪酬分别为组员的:6倍,6.8倍,7.6倍,8.4倍,9.2倍,10倍,12倍,16倍(即董事长的薪酬是最低员工的16倍);
在这个相对收入差距较大的企业模型中,企业有职员128名,员工80名,管理者48名,员工比例62.5%,企业平均薪酬,相当于最底层员工薪酬的2.039倍。即企业平均贫富差距,只有一倍。
如果按照上面的模型,这样的企业,要达到平均年薪20万,最底层员工的月薪必须需要超过8173元,我们都知道,正常的企业,最底层员工不可能达到这个标准。我们也都知道,网易肯定有大量员工的月薪酬,没有超过8173元。而丁磊的意思,似乎就是网易员工的最低月薪,不少于8173元。
在平均年薪5万的前提下,企业的员工最低月薪应为2043元。
当然,对于“北上广深”(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大发达城市来说,人才密集,竞争激烈的现实,使得企业几乎不可能给所有员工每月8173元的底薪,但大企业给底层员工的薪酬,通常会高于2043元。我认为,以2010年的人才市场情况,在“北上广深”,一个绝对具有竞争力的好企业,能够承诺员工最低薪酬4000元,已经很牛了。那意味着,只要升副组长,就能月薪6000,组长月薪8000,部门副经理月薪12000,部门经理月薪16000。而企业的八名高管,月薪依次将是:24000,27200,30400,33600,36800,40000,48000,64000。我相信,这样的待遇,已经不愁招到忠于企业,能力卓越的人才了。而这时企业的人均年薪,也不过只有97875万。所以,只要丁磊之前对薪酬分配的问题有最起码的数字概念,就会意识到,在正常条件下,中国企业人均年薪是不会超过10万的,所谓人均年薪20万,完全是丁磊在做梦或者吹牛,当然,也许他是打算对网易员工好一点,把网易的最低月薪,提高到8173元每月以上,那他可真是个大好人。
请注意:上面的模型没考虑实习员工和临时工,对企业平均工资的负作用。
下图为企业薪酬模型中,平均年薪5万,10万,20万时,各等级员工的合理薪酬。
我之前写过,对于13级行政体系,加上实习公务员,和办事员,一共是15个级别,级别倍差1.25倍的等比前提下,平均财富差距约为1.85倍,也就是说,全体公务员的平均收入,只是收入最低的公务员的1.85倍。
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其实就是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在缺少诚信,连丁磊这样的精英,都瞪着眼睛,信口胡说的前提下,我们要想实现和谐社会,是肯定不成的。所谓分配公平,前提就是制度公开,否则公平不公平,谁说了算?怎么判断?
其实,社会也好,政府也好,企业也好,财富分配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合理的,可以公开的制度。通过对历史各个时期的大量财富分配模型进行分析和对比,我们总结出以下规律:
⒈ 稳定的社会财富分配模型中,最贫穷者的财富,应不少于平均财富的30%;
⒉ 劳动者收入的平均差距应在2倍左右,即人均工资应该是最低工资的2倍左右;
⒊ 最富有人群的平均收入,应不超过最低工资的50倍,可忍耐极限为500倍;
⒋ 二八定理,即社会最富的20%,占有80%的社会财富,是财富分配的上限;
⒌ 在机会平等的前提下,企业中收入最低的60%,应得到企业薪酬的30%;(即四七定理)
⒍ 社会财富过于平均,或极不平均,都将导致竞争力下降,社会必然动乱。
以上面的企业薪酬模型为例:
企业的8名高管,也就是最富的6.25%,拿到了企业薪酬的“29%”;
企业的28名副经理以上管理者,最富的22%的人,拥有企业薪酬的“56%”。
在承认劳动者之间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社会分工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企业的等级制度和薪酬倍差结构,越接近这个模型,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会越弱。薪酬倍差过高,会导致基层员工缺少动力,而薪酬倍差过低,则导致管理团队集体腐败。科学的管理公司,和谐的治理国家,前提只能是合理的,公开的,可监督的社会分层,财富倍差制度。
我知道,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公开的收入差距,远不到这个比例,结果导致了灰色的收入分配渠道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有些缺乏监督的上市公司,则出现了严重的董事会合谋,即企业管理者利用“缺少监督的权力”,严重侵犯了股东,也就是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社会财富分配,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问题。搞不好这个问题,不能正视这个问题,只会越搞越乱,比如我最近看过的一套超长篇小说《大汉帝国风云》,讲后汉三国如何混乱,但怎么努力都没有用,杀贪官,越杀越多,杀叛逆,越杀越多,帮穷人,越帮越多。其实,根本原因很简单,就是缺少最基本的可公开的,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而汉朝的屯田制度,其实是很成熟的,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计口授田,解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问题。爵位世袭制,和代减制度,解决精英阶层的权利折现问题。计口授田,很简单,就是普通人活着就有根据身份决定占有生产资料和分配产品的固定权限,比如:
普通丁(体力达标的男性),20亩地,一套房,家里每有一口人,再给12亩地,娶妻额外再给4亩。
什长(每20个丁里,格斗技能最强的)除了普通丁的待遇,还可以多一套房,多娶个媳妇。
百户(每20个什长里,格斗技能最强的两个)除了普通什长的待遇,还可以多一套房,多娶个媳妇。
屯长(12个百户里,格斗技能最强的两个)除了普通百户的待遇,还可以多一套房,多娶个媳妇。
从屯长到屯丁,全家收入的60%归自己,10%共同储蓄,10%奖励劳动,20%属于国家,或者领主。
在这个等级制度中,普通人,到屯长,也就为止了。想再上进,两条路,要有学问,或者有功劳。
而有了学问或者有功劳,为国家所肯定的,就可以拥有爵位,也就是领主。
比如,一个人因功受爵百户,那么,他名下的100户人家,应缴国家的20%收入,就是他的。
但是,汉代的继承制度很科学,除了皇帝之外,其它人不能单一世袭,而要代减。比如,一个人受封100户,他死了,有5个孩子,每个孩子只能分20户,不允许他只选一个孩子继承爵位。他是百户爵,孩子只能是20户。想爵位不掉,只能孩子争气,再立功受爵。事实上,中国古代能从汉武帝以后就基本没有“封建”,靠的就是这个“代减制”,除了皇帝的位置只能一个人唯一继承,其余的爵位,都是每传一代,削减一级甚至几级。分封贵族不再是奴隶主,只是享有名下人口的租税,可以按国家规定,征调名下人口作为卫士。但不能随意杀戮属民。也不能无限制的代代相传财富和地位。对皇帝的威胁越来越小。甚至如刘备一般,几代之后,就基本和普通人一样了。当然,明朝出现过分封制的复辟,却没有实行代减制,结果就是皇权被削弱,这里不多赘述。
社会分配的问题,是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即最根本的问题。保证最穷的人得到不少于人均财富的30%,保证劳动者得到平均工资的50%,保证社会财富分配的比例,保证最底层的62.5%的员工,占有企业总薪酬的比例不低于30%,即四七定理:和谐的社会,最富有的40%人口,占有社会总财富的比例,不应超过70%!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当然,如果我们反其道行之,不承认劳动者个体能力的客观差异,不承认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社会同样也是非常危险的。
既然是浅谈,就简单的先说到这里,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提示,帮助大家理性的思考和认识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希望大家在承认劳动者能力的个体差异,社会分工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努力赚钱,并意识到,仇富没用,钱主要是努力赚来的,而赚钱的目的是为了每个月有更多的钱可以花,比如,去年每个月可以花5000,今年每个月可以花5500,后年每个月可以花6000……,这才是日子越过越好的基本特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越来越富裕。
马上过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大吉大利,收入倍增,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