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合作建房 |
轰轰烈烈的在工体北路四号院做了一番大事,结果虽不尽如人意,但收获甚丰,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写出来,希望与大家共勉。
自从2003年12月1日,正式提出合作建房,并开始毫不停顿的运作与追求以来,781个日日夜夜,我一直在为合作建房奔波。也许有很多人都说我走得太慢,毕竟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直到2004年12月18日,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准备之后,我才开始正式招募第一个合作者,当然,大家的支持是让人欣慰的,不到一个月,2005年的1月15日,我们二百多人,就在一所学校的礼堂里正式成立了合作建房联盟,之后的两个月里,哪怕是春节我也没有稍做休息,2004年的3月18日,经过自荐产生的三十三位股东代表,在民生银行中关村支行的会议室里,正式投票通过了公司董事会选举,并签署了关于注册成立“北京合作蓝城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投票等决议。随后,我们与北京前五大的“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签署了服务合同,并于2005年4月4日,正式取得了营业执照,公司成立后,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仅仅经过二十天,验资方案就已经出台,在民生银行中关村支行和交通银行国安支行的大力支持下,300多位出资人参加了验资,仅2005年4月28日至5月8日十天里,就有三千余万资金愿意参加合作建房。
第一块正式落入我们视线的土地,是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挂牌出让的,位于东四十条港澳中心东侧的东城区新中街一号宗地,该宗地面积约6976平米,成交价19815.242万人民币,地上准建面积26889平米,楼面地价约7590元,地价高达1950余万每亩。当时,我们经过测算,该地块总投资可控制在3.2亿以内,需要400份32万元的投资,可建成400份每份建筑面积60余平米的小户型和超过400个地下车位。之后每个出资人还需承担的48万元,可通过出售5600平米配套商业(预计获益1.4亿)减少到每份仅贷款13万元,相当于不到7500元每建筑平米,且每份赠送一个地下停车位。从性价比来说,这一方案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在当时的操作中,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解释:
⒈ 当时,万通的冯仑先生愿意为合作建房提供帮助,所以,我们还希望在他的帮助下,把每份的初始投资减为24万,那样,就有更多的家庭可以负担得起。
⒉ 当时,对于配套收益的收益处理模式还不成熟,我们充分意识到配套收益的价值,但一方面还没有经验,另一方面是要和万通合作,所以对配套收益提出了整体打包给万通的方案。
即便如此,首付24万,总价不到45万,在东四十条取得一套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米的住宅和一个地下车位,且采用环保节能技术,相信也是大家想都想不到的低价。
但是,经与万通的交流,了解到该宗地的原土地方希望将宗地旁的一些其他建筑先期拆除,然后再行开发的情况,以及我们最初募集的很多出资人不一定能够接受24万这个最低出资,所以,我们无奈的放弃了这个非常有诱惑力的项目,首次拿地的尝试,在公司成立一个多月后,被放弃了。
随后,我们毫不停歇,立即总结经验,在新中街1号的基础上,对芍药居甲2号宗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与“中信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信托合同。
芍药居甲2号,是我从2004年开始招募出资人时,即选中的最理想目标,在前期宣传中,我们一直都在提“北四环健翔桥-四元桥一点五公里以内,楼面地价3000-4000,最多不超过4500,地上准建面积2-4万平米等等”,其实,一直是以这个地块为基础的。
该地块宗地面积约9300平米,成交价9273.15万人民币,地上准建面积23250平米,楼面地价约4108元,地价高达685万每亩。当时,我们经过测算,该地块总投资可控制在1.8亿以内,需要420份15万元的投资,可建成420份每份建筑面积60余平米的小户型,并可通过200个地下车位和地下库房长租融得1000万元,之后每个出资人还需承担的25.5万元,可通过2300平米配套商业和楼顶广告牌的租金收益(预计月收益35万以上)减少到每份出资需偿还的贷款不超过16.8万元,相当于不到5300元每建筑平米,实际甚至不到5000元每平米。
由于准备时间相对充分,我们招募的出资人和资金,应该说都已经达到了我最初的设想,而且,由于陶光远先生、刘京京、边江(丽娜)、大福、小慧、绿蚁、彩虹、虹姐、张先生、田工、戴工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群策群力,我们还在操作上做出了很多进一步的改进。
取得了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马重芳院长的大力支持;
提出了采用环保、节能的新风系统,以及安静、舒适的纯居住小区理念;
坚持了以出租形式取得配套收益,并由大家按拥有住宅面积分享的原则;
采取了通过长租预收地下车位成本,为居民提供地下库房,额外出资等方法;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还是没能在准备时间足够充分,群众基础最好的前提下,取得芍药居地块。
通过芍药居的惜败,我们发现,合作建房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⒈ 楼面地价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过高,市区已超过60%而导致的资金缺口;
⒉ 部分出资人受合作建房就是买房便宜的舆论误导,不能摆正心态;
⒊ 工作人员没有薪资,无法落实工作义务,导致关键时刻掉链子现象;
总结芍药居,实在是一篇很长的文章,我这里只做简单总结,把问题罗列,以便和大家共勉,方便一起解决。
最后,再赘述一下,首付2500元每平米,按揭4250元每平米,在芍药居取得一套年平米收益150元以上(100平米年收益15000元以上)的住宅,拥有环保节能技术,纯居住小区,物业自主,实在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原因种种而无法实现,实在让人非常惋惜,所以,我们把芍药居总结为“惜败”……
芍药居之后,我们的工作一下失去了支持,大量的工作,使得很多工作人员非常劳累,不得不休息一段,而且,辛勤的汗水付诸东流,也使大家难免要调整心态去接受失败。
但是,我们还是立刻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先后寻找了数十个项目,按照最初合作建房寻找土地的四个方法:
通过参加土地储备中心的招拍挂取得土地;
通过参加法院、银行的拍卖取得土地;
通过收购拥有土地项目的公司取得土地;
通过项目合作开发的形式,取得土地;
我们圈定了一系列目标,每天奔波,也寻找到了很多地块,事实上,工体北路项目之前,我们曾经很多次离签约只是一步之遥。但是,大量的工作,最终还是没能转为成功,我们还要进一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