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无处安放的梦想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老班让我们把自己想考的大学、想从事的职业都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统一交给他,由他保管。他说,这些是你们留给时间的证据,多年后若再有机会,我要让你们亲自打开这些纸条,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兑现了自己的青春诺言。
在我的眼里,当年老班的这一做法,是一场极其特别的游戏,一场我们与时光进行的无处逃遁的迷藏。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个闷热的夏季午后,南风从六楼的窗口不停地翻涌进来,蓝色的窗帘轻轻地拍着我的眼角。要写什么?要写什么?同桌一个劲地问我。然后,我看到他写下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字样,我想了很久很久,最后用百能的原子笔在撕下来的草稿纸上重重地写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工作者。
一年后的高考,同桌去了清华,我没能够到达北京,没能前往曾经梦寐的北师大。我选择了向西的方向,挑了一个关乎未来职业的专业。我想,即使求学的方向不对,至少我还是到达了北方,至少我还是沿着自己写下的蓝色墨迹,在一步步地走向未来。
三年后,我们的老班潇洒地走上了仕途,当初他标榜的教书育人,也只是虚妄。直至到我本科毕业,年少奔赴苍老,大家各奔东西,我也没有再见到他。老班似乎忘记了当年跟我们做过一个关于理想的游戏,我们似乎也早已忘记当年和时间捉的迷藏,和未来押下的赌注,忘记了曾郑重地在白色的纸条上写下过瑰丽的青春誓言。
只有我,还是会常常想起那些纸条,厚厚的一沓,承载着多少向往与希冀。我常常会不自禁地问:老班是不是已经将白色纸条丢弃了?他当年是否也跟我们一样,写下过一纸的理想,是风光仕途?还是教书育人呢?
没有人记得,老班忘记了,我们也忘记了。时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我们打败。原来,再庄严的承诺也抵挡不过生活的嬗变。我们沿着一条长长的路一直向前,走向了不同的岔口,回头看的时候,却发现离自己当初想要到达的风景越来越远。
那些青春时期的理想只是装在盒子里的过了期的维生素片。多年前,他们举着黄色的小方片告诉我们:吃下一片理想,你们能成长得更好。可一旦当我们成年,他们便告诉我们:妥协吧妥协吧,在世俗的生活中,安定永远比理想来得实在,理想终究不能当饭吃。我们真的就妥协了,真的就将理想掏出了口袋,丢在了地上。然后继续前行,走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
家里的那张写字台下,依然压着我高三时候写下的理想,原子笔的蓝色字迹开始泛黄变淡,我回家坐在写字台前看书,偶尔低头看到,总是会被莫名触动,然后扪心自问:现在的我究竟离梦想还有多远?我究竟是走在了怎么样的道路上?理想是不是依然好好地装在我的口袋里,好好地告诉我:你要坚定,你要梦想成真?
一个人的一生,要背负多少个梦想。只是,当我们在与现实妥协,不断变更梦想,一次次站在岔道口犹豫抉择的时候,我们从未认真想过,今天的自己是不是就是当年期许的自己,那些美好或者不美好的一切,是不是就是当年我期待的未来?
今天,当我再次想起老班的小纸条,想起七年前自己曾经郑重地写下过的诺言,害怕时间把我们改变成了另外的模样。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我听到他们跟我说:请坚持,一定坚持!我听到口袋里的理想跟我说:吴晓沛,除了安定,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叫做梦想的东西。既然走了那么远那就再坚持吧,再走远一些吧。
我们的梦想啊,无处安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