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别处
——给我远在异乡彼此想念的死党
十二月中旬的午时,北方依然阳光明媚,我小心地在教室里拆着朋友给我的第一份圣诞礼物。一串蓝萤石的挂脖,一包浙江的杭白菊,一盘CD,两页厚厚的信纸,还有朋友贴在信纸上藏在大头贴里的甜蜜的微笑。
朋友是细心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别处。朋友的文字是温暖的,“你是走得最远的,你最牵挂我们,却也最让我们担心。”“你的忧伤总是不肯表露,淡淡地收藏起来自己独自体味。”“你一直生活在别处,从来不肯接近人群。”“请惜缘,请一定要快乐!”轻轻流淌的文字让我难忘,让我感动。
一直没有想过不擅长文字表达的朋友能这样恰倒好处地表情达意,是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我们一下子觉出了心里暗藏的默契,一种对对方的珍存。六年的友谊,五年的同窗,伴着我们最美丽动人的青春的叛逆一同走过。身边有些人靠近自己,有些人又远离了自己,离离合合,在最后依然留在你身边的却是你真正的朋友。如今,我们都生活在别处,远离家人,并且互相远离,但我们彼此感动着,在这个寒冷的冬天相互温暖。
我还能想起自己离开故土时的孤独,前一夜与朋友狂欢之后的平静,大家默默地说“过年再见”时候的压抑;我还能想到在电脑前用耳麦和朋友对话,我们竟然难过得哽咽,听着对方的声音在黑暗里默默地流眼泪;我还能想到十二月初刚订火车票时那种可以回家的激动与兴奋,仿佛那就是一种幸福的满足。而今天,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我小心地戴上那串蓝萤石的挂脖,喝着热热的菊花茶,听着安静柔软的CD,看着朋友的信,我生活在别处,但朋友就在我身边。
感谢我的朋友。
写于2003年冬独自一人的圣诞节
文章收录于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青春漂流瓶》一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