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05年,房地产业在成为国家宏观调控重点的同时,亦受到来自社会舆论、道德良心的拷问。关于泡沫、暴利、腐败、欺诈、质量投诉 、物业纠纷、虚假广告、面积缩水、客户矛盾、偷税漏税 、漠视公益、挟持国民经济、野蛮拆迁、挥霍土地、破坏城市文脉…..种种负面报道不断成为社会关注和批判的焦点,就连以品质、服务、诚信置身行业领袖的万科,最近也因其“十七英里”个别项目的个别事件而受到暴利与诚信的质疑,整个房地产行业正在遭遇诚信危机。
针对今天的“负面形象”,行业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自律反思改变形象,认真解决在发展中暴露的突出问题,主动同社会沟通理解,不仅会继续加深与客户的对立,更将严重伤害到作为国家“十一五”重要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的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
一、 中国房地产,一个年幼速成的行业
从土地可以买卖、房屋拥有产权、房地产进入市场经济,至今不过十五年历史,期间还经历了国家两次大的宏观调控。从取消福利分房到个人按揭置业;从炒楼炒地到项目开发;从土地、资金、政策资源垄断到全方位市场竞争;从毛坯房到精装修;从住宅开发到商业物业;从简单的拿地盖楼到专业分工、产业链协同;从概念、产品、服务、营销的策略对决到企业品牌发展的战略竞争;行业的主体——开发商群体也从最早的国有城建公司、施工企业、包工头走向专业化品牌企业,在中国持续20年经济成长及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不确定的市场及政策环境中,在自发与被动调控中,房地产行业顽强而又迅猛地成长着。
最近的8年,发展更加迅猛,98年取消福利分房,全国商品房销售从2500亿元,一下子激增至2005年的12600亿,增长了5倍。城市面貌、居住条件迅速改变、还强劲拉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十一五规划中”房地产行业无可置疑的成为现阶段国民经济 “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消费热点”。
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发城市住房需求井喷,催生出堪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房地产市场,在短短的十五年中,行业以异乎寻常的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市场的爆发性需求远远快于行业的正常发育,在创造城市高度繁荣,满足住房巨大需求的同时,各种矛盾突显,负面报道不断,行业不断处于被社会舆论口诛笔伐的尴尬境地。
中国房地产行业是时代的产物,或成绩或问题,追溯其源,答案来自行业年幼速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