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2
(2012-12-06 09:58:44)
标签:
王不了言语有时杂谈 |
分类: 言语有时 |
如果情绪有颜色的话,我这一年的心情大概是天蓝色的吧。宁静,明亮,就像一个无人打扰的中午。也有痛苦,只是不适合在这里说。
今年年初,八姨来了中山,我们整整十年没在一起生活了,这一年,我们都在重新了解对方。有了她的照顾,我和米泡的生活显著改善,而她也渐渐融入这里的生活。这一年,我的智识、体能小有进步。工作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有得有失。
阅读。
这一年,读书62本,读书札记21篇,贩读1期。我把豆瓣用了起来,读书进度基本上都在上面同步记录。
上半年,做了个粗疏的读书计划,但读得比较散漫。首先是散,前几个月都还基本按着方法和心理学这个主题在读,读到后面不知不觉就偏题了,到这两个月,只能说已无题。或许我该制定一份时间表,按部就班地推进。其次是慢,按今年这个速度,要读完这27个豆列,估计都到下届北京奥运了。必须加快进度,至少退休前要读完吧。
微博。
09年就开了微博,但一直很少看。因为一个很可笑的缘故,今年把微博也用起来了。渐渐入了迷,所以就控制。一是控制关注的数量,更新太频繁的也取消了。二是控制表达欲。哎,我已经不小了。青春期的男生女生才总是对世界大喊:我在这里呀!再说,这世界已经够吵的了,不需要我为它增加噪音。憋不住的时候,就小小地冒个泡。
锻炼。
六、七月间跑了十几天,到暑假就停了。十月又恢复,到目前为止,坚持得还算好。身体日益健壮。如果能休息多一些,就更好了。
工作。
语文教学方面,这两年都试图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淘金,简言之,勉强可以说是古为今用、读写融合。我试图打破阅读、写作的壁垒,在真实、立体的语文境界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避免语文教育的理科化、工具化、扁平化。由此进行的若干专题研究,如古诗文今绎、评点式阅读、作品研讨会和金蔷薇活动都在这条线上,计划中的酬唱式读写也在这条线上。由此演化出的若干操作手法,如评点、贩读、赶集、倒影,也是上述理念的产物。这些尝试有得有失,但都是有益的。
班主任工作方面,基本上做了甩手掌柜。到下半年,常常是许多事情都被班干部做完了而我还不知道。最大的不足,则是培优与辅差这两头,所以这两个月以来也花了不少精力在这两件工作上。
总的来说,工作表现上,精力投入约70分,收获约50分,差强人意。这一年,工作还是耗去了太多时间,仅举一例:这一年,我在自己的博客只发了62篇博文,而蓝朵云则发了158篇。
写罢此文,想起年初做的“2012计划”,回顾一下也好。
原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58fc201010n6p.html
2012计划及完成情形:
1、造人。
(有人问,有动静了吗?答曰:还没动,所以没动静。来年再说吧。)
2、增加在家时间。
(增加了一点,还不够。)
3、提高工作效率。多跟学生聊天。
(效率未显著提高。聊天人次略有增加。还不够。)
4、尽量少买书。争取上班时间不看课外书。
(买书不算多。上班不看书?做不到。但过去一个多月,忙得几乎没时间看书。)
5、把头发留长。要是扎个马尾会不会很酷?
(留过一段时间,可实在没工夫侍弄头发,罢了,还是留杨梅头吧。而且还学会了给自己理发,多好。)
6、把《碎镜子》写完。
(惭愧,一个字都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