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少我买过

(2011-03-21 14:57:27)
标签:

王不了

评书

东写西读

分类: 东写西读

1、我好像从没贴过书单,因为贴书单似有装逼之嫌。而且我读的书既不高明,也不实用,甚至都不够非主流,谁看了都要摇头。

 

2、我也很少写书评,因为读到好书我只会说一个好字,坏书呢,都懒得去说。就我而言,书评是多余的事物,不但不写,也不读。读书这件事就像相亲,好不好只有自己看了才晓得,别人的话都做不得准。因为职业书评人好比媒婆,——媒婆的话你能信吗?普通读者呢?那又至少有两种,一是读过封面的,一是真读过的,前者好比暗恋者,后者好比前男友,——他们的话你也信?

 

3、今天我决定把这两件事都做了。理由如下:

 

4、贴书单当然并不等于装逼,即便是,也无可厚非,因为装逼是人权之一种。(李海鹏老师对此言亦有贡献。)

 

5、作为一名绝大部分书籍都通过网购的读者,我不需要人家对一本书的文字、内涵做出评价,但却要仰仗他人对此书纸张、印刷、乃至大致内容的判断。以前我买完几乎从不评论,懒嘛。近来却忽然良心发现:如果大家都像我这样(这是人们在教育他人时常用的句子,虽然明知不可能),那我们岂不毫无借鉴?读到好书,应该介绍,当然也不必叫温柔地逼人家去读,——拜托,除了情书和遗书,世界上没有哪种书是非读不可的;碰到坏书,更应当大肆宣传,以免更多人上当。于是,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我立刻动手,对最近在卓越买的一些书写了几句评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不能叫书评,只能叫评书。

 

6、虽然动笔前告诉自己:只介绍一本书的外形、体重等外在因素,不对评价其性情、格调,但刷刷写完之后才猛然发现:我也忍不住夹带了一些私货。之前我常怀疑某些人没看懂、没看完乃至没看过,其实自己也未能免俗。据说司汤达的墓志铭是:活过,写过,爱过。我惟有以一种前男友的口吻自许:至少我买过。

 

 

除《寻路中国》外,其他都是今天在卓越给过评价的书。

顺便说一句,自从红鬼提醒过之后,我就基本没在当当买过书了,这贱人忒不自爱,当然卓越也不是什么好鸟,但相比之下还是土鸡中的战斗机。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415wpd1X+BL._AA200_.jpg

 

小说中的小说:《世界文学》短篇小说精选(欧洲卷)

 

印刷、纸张都无可挑剔。这套书除了诗歌那本,其他都买了。毕飞宇在其中一本的序言中说:“多么好的一本书,如果时光可以上溯三十年,我估计这本书一上架就会被抢售一空。”完全赞同毕先生的说法和猜测。(只是“抢售”应当是“抢购”吧?)

什么都可以赶时髦,惟有读书不行。
 
 
莫砺锋:漫话东坡
 
就像其他几位说的,既有学术性(可靠),也有趣味性(可读)。
这本书与林语堂的那本相比,更重视史实、细节。
林语堂的看点在于作者的发挥与感想,——而且,那是一本用英文写给西方读者读的书。
 
 
 

 
在我所知道的“中国通”里头,何伟是最“通”的一位。他对于中国的了解令我惊讶,之前我总认为外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书很好,也很好看。何伟的叙述简约而富有亲和力,不动声色的幽默和随处可见的人情味……这些都是这本书的魅力。
 
(这本好书卓越已经断货,我买了四五本,送给红鬼一本,其他都给学生了。我正在想办法找何伟的《消失中的江城》《甲骨文》,这两本只有台版,必须不惜代价找来。)
 
 
张大春:四喜忧国
 
张大春在大陆火起来了。这是我读他的第一本书,可能因为对彼时彼地的情形缺少了解,很多篇目读起来感觉平平,只有《将军碑》让我印象深刻。
 
 
张大春:小说稗类
 
印刷还行。
有些见地,不算深。有些炫技,不算少。
张大春的缺点似乎就是太聪明而不会控制,不踏实。
像孙悟空,他会让你惊讶,让你佩服,但是几乎不会让你感动。
成也聪明,败也聪明。
总体来说,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就这样吧。

 
 
 
在书店里看到后来卓越定的。纸张印刷都蛮好,内容还没细看。粗略翻了一下目录,这本似乎是照《稼軒詞編年箋注》的次序收录的稼轩词。
 
 
 
送给学生的书,在同类书籍中我觉得这是印刷、内容都堪称上乘的一本。
我翻过一遍,感想是:这部书堪称现代文学史的缩影——
前半部多有佳作,后半部泥沙俱下。总体来说,一蟹不如一蟹。
 
 
 
纪伯伦最适合中学生读,所以我买来送给学生。
燕山出版社的书,纸张印刷都一般,这本也不例外,
但这一本的优势在于:
1、翻译还是可靠的,反正国内的纪伯伦似乎就冰心、伊宏的最可靠。
2、它真的很便宜。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51YDvqnCE4L._AA200_.jpg

 

送给学生读。收录了他的几个小说代表作,但《虚构笔记》这样的长篇就没有,散文似乎有三篇,当然少不了《我与地坛》,有这篇,买这本书就不冤。《我与地坛》可以列入一百年来白话文章前三甲。

 

 

最后选一本建议千万不要买的书

 

http://ec4.images-amazon.com/images/I/41qKaMjQkiL._AA200_.jpg

 

韩作荣:诗歌讲稿

 

几个月前,一位朋友便推荐了这本书。
我这位朋友推荐过好几次书,对我来说,他的推荐只有两种可能:极好,或极差。
前者以《金蔷薇》为代表,后者便是这本书。

这是作者平素一些诗歌随感及序跋文字的合集,
感觉完全是一位诗歌官员的发言稿,整本书除了极少数句子之外,全无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山临盆
后一篇:三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