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豁达走进心灵
(2010-05-09 18:55:19)
标签:
王不了毁人不倦 |
分类: 好为人师 |
期中联考,老夫监考无聊,见命题作文而手痒,乃拈笔作文。
小标题中“误·雾·悟”三字本是高中同学袁庆的某篇作文标题,
十一年后,竟为我所用。
想起东坡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让豁达走进心灵
误·柏台霜气夜凄凄
夜黑如墨。北宋元丰二年十二月的这个夜晚,御史台的狱中一位中年汉子正忧心忡忡地望着屋顶的小窗。一百多天了,漫长的审讯与逼供让他心力交瘁。
因为对新党变法的直言敢谏,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亲友常劝他隐忍,他却说:“国家已积贫积弱多年,我再不说,谁来说呢?”直言敢谏可能误己,明哲保身则可会误国。而他,选择了前者。他自分必死,便忍痛留下两首遗命诗。其中一首给妻儿——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雾·寂寞沙洲冷
几个月后,他被押解至黄州,以戴罪之身任团练副使。陪伴他的,只有长子苏迈。
黄州偏远,人生地不熟的他初来时难以适应。比物质生活更让他痛苦的是精神上的迷惘与痛楚。乌台诗案的阴影下,他对国家与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忧虑。
贬谪流放,亲友离散。身世浮沉,前途未卜。这一夜,他独往江边。月亮在稀疏的梧桐枝叶间散发出寂寥凄冷的光芒。他不禁吟道: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悟·一蓑烟雨任平生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家人都来到了黄州。他带领着全家老小,在一片荒地中垦殖,并建造了一栋五间房的屋子。因为这是东边的坡地,他便自号“东坡居士”。
东坡居士在黄州又结识了不少朋友,此前的旧友也逐渐通了音讯:陈季常、道潜、杨世昌、马正卿……他早已从先前的境遇中走了出来。人之一生,必定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有离有合。苦与乐本来就是生活这枚硬币的两面,如果你爱莲子的甘甜,就不要抱怨黄连的苦涩。
正是在黄州,他领悟了更为精微的人生之道。他放下了执著,以豁达的心灵去坦然面对人生中的风雨。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东坡与三五好友结伴去沙湖。不料半路上忽然下起雨来。大家都急忙奔行避雨。东坡却一边吟啸,一边慢慢地走。到下午返回时,雨过天晴,一切如常。东坡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