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
(2009-08-25 14:03:53)
标签:
王不了文海贩粥 |
分类: 文海贩粥 |
我还记得十二岁生日时兵哥哥送我一个收音机,他说知道我喜欢历史和政治,有个收音机听新闻就方便了。其实我只是喜欢历史,觉得他能读《战国策》是很了不起的事。上了高中,我倒是关心起时事来。那时读得最多的是《南方周末》,几乎每期必看,有回断货,我和红鬼把整个灰城找遍了,最后居然在离我家最近的一个报刊亭买到了。
高考结束后的夏天,想到将来,我一片惶然。这么自闭到一个沉闷无趣的人,怎么在这世界上活下去?大学里有两条路可选:一是埋头读书,以后也就这样走下去;一是想办法把自己打开,练习微笑,学习和地球上的美女搭讪,学习用废话填空,学习在恰当的时机讲个笑话调节餐桌上忽然凝固的气氛。考虑到自己太懒,第一条路恐怕走不到头,于是我一扭头,加入了大学里的一个门派,做了学生干部。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我几乎与报刊绝缘,新闻也不看,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屁事。等到两年前重新关注时政的时候,我已不问国事许多年。只因如今房价与神舟齐飞,时局共乌鸦一色,钱德勒、奎因诸公的推理名作与诡异的楼市相比,简直明白得过分。我因房事而关心时事,也算一奇。顺藤摸瓜,由新华社上的小道消息,转入牛博、三表、连岳等网站或知名博客,这样看了一两年,对买房的兴趣越来越低,对时事的关注却一点点加强。甚至也开始读一读卡尔·波兰尼的巨著或《民主的细节》一类的时髦书。
那时候我反感时事,有个最细微、最直接的原因是——当我在大学里做学生干部时,我们策划的一些活动、了解的一些小小内幕,其真相往往都与普通同学所知晓的模样大相径庭。试想,我只是在那样一个小社会,身处一个小小的职位,掀起帘幕小小的一角,所见的就已经令人摇头不已,那么当我站在真实的城市或乡村,我见到的星辰与它本来的面目将有何等悬殊的差距?我总想起似乎是周国平曾打过的一个比方:历史好比夜晚,我们所能看见的只是手电筒照见的一小块。
我当时的想法是:如果现实也是如此,那我宁愿不看。那我就做一个厌恶政治的时髦青年,只关心自己的那一份。
而现在,我才真正地听见那些好的想法。例如,时事就是“大家的事──大家的意思就是包括我在内。”(王小波语)例如,如果你我全都不关注这些,如果我们因为智识有限而放弃思考人云亦云,如果我们因为没能站在麦克风前而放弃发声,如果我们因为看不明白而拒绝注视、甚至像鸵鸟一样把头埋在沙子里,那么,我们的世界只会变得更糟更坏。
所以我还是需要学习,需要关注,需要不断地吸收与涤除,就算不能改变世界,至少也能对我所生活过的世界认识得更多一些。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身为井底之蛙,最悲哀的不是所见狭小,而是拒绝仰望。有人说得好:井底之蛙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