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谐社区的标准与建设(二)

(2006-01-05 00:11:47)

和谐社区的标准与建设(二)

三、和谐社区建设的建议

1、提倡科技进步,减少资源消耗

房地产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科技。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建设环节资源消耗,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加强消费领域的资源节约特别是能源消耗,减少业主使用成本是建设和谐社区和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前提。据统计,目前我国住宅总量330亿平方米,只有2%符合于节能型住宅标准,98%都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但人均资源占有率太低,承受了巨大的资源压力。但是我国对资源节约的观念比较淡漠,建筑往往过分追求漂亮和概念卖点。实际上发达国家更重视建筑建设与使用的低消耗,而恰恰是能源比较短缺的国家,反而不太重视。依靠建筑科技进步,通过合理的设计,从温度环境、湿度环境、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电环境和建筑结构系统均做到节约资源,特别能源,对构建可持续发展社区与和谐社区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措施。

2、建立和谐社区的相关标准,

要打造和谐社区,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可和谐社区才硬件方面看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良好的建筑品质,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备的公共活动场所,较好的园林、生态条件。从软件方面看,要有优质的的物业管理,健全的社区组织,特色浓厚的文化氛围,有比较好的社区功德意识和公共服务系统,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社区成员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形成了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区氛围和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注重以人为本,合理的利益诉求保障;提供健全、周到、方便的社区服务和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有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法治观念和各种矛盾的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社区群众民主自治;整洁、恬静的生活环境和舒适、欢乐的人文感受和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3]

3、加强责任感,要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

在社区建设中不仅仅开发商要有责任感,更主要的是业主自己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感。开发商的责任就是建设规划合理、品质优良、环境舒适、配套完善的生活空间。开发商只是社区建设中的阶段性主导者。业主的责任感对于社区建设尤为重要。业主是社区的主人和主体,人人都应该有维护社区卫生、安全,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责任,这也不仅仅是物业管理公司的责任和义务。业主在社区中的主导地位和利益主体地位决定了业主必须有公民意识和自治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为了社区和谐发展的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协助并监督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和管理行为,同时,在社区形成互助友爱的风气和氛围。只有社区居民真正形成了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建立了互助友爱的邻里关系,和谐社区才能真正形成。

4、加强文化建设

 社区实际上离不开社区文化建设问题,这不单纯是发展商单方面的义务,而是需要政府、开发商、业主、物业管理等几方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区文化。社区是一种小地域文化,是在个体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文化还要和城市的文化相融合。社区文化应具有很强的和谐性和包容性,社区里面每一个住户都是伙伴,是朋友,相互之间结成一种亲和关系。 社区文化的建立,从开发商角度看,首先是建筑文化,规划与建筑的风格,包括户型的定位和室内空间的设计都非常重要。一个社区如果规划与建筑是具有艺术性和美感的,而且所居住的人群层面比较接近,就容易实现和谐。如果小区贫富差距比较大,就很难和谐,因为有利益的冲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不一致往往造成不和谐。社区文化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文化的社区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不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是不可能成为和谐社区的,没有和谐的社区就没有和谐社会。

5、强化业主主体意识,提倡良性互动

和谐的社区要求房地产开发主体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和理解协作。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单单是开发商的事,牵涉到政府、开发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四方的关系,要想打造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区,这四者的良性互动是不可能缺少的。政府制定政策的时候要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市场规则,不能完全基于主观判断,要考虑开发商、业主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利益。例如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是平稳的,渐进式的,而不能下猛药,造成市场大起大落。对于开发商而言,要对社会、对政府、对业主讲诚信、负责任,开发高质量产品,给业主的舒适生活创造硬件基础,这也是建设和谐社区的物质条件。对于业主,要有正确的引导和认识。他们和开发商的关系不是势不两立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关系。一个社区的主人是业主,业主是最大的利益所在。如果出现了矛盾或权益受到损害,也要理性维权,不能进行长期的斗争,否则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业主只有正确认识这一点,建立并维护一个良好和谐的社区环境,才能有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但是在很多新建项目中,很业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长期地斗争,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物业管理公司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社区的持续生命力不取决于开发商和政府,而是取决于物业服务公司和业主之间的良好关系。物业管理公司不单是对物业基础结构,水暖电的维修,保证这些设施正常运转和业主的日常生活,他们也是社区文化的营造者。所以在政府、开发商、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这对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区与和谐社会的形成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7、强化组织机构的建设,建立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

    强化组织机构的建设,建立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组织机构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发展中介组织和自愿者组织,引导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在各类组织中应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凡同业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要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商会、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了解、分析社情民意,注意兼顾不同方面业主的利益,正确处理内部矛盾,加强民事调解,协调邻里关系,维护社区稳定,建立社区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反映业主对环境、物业管理和社会问题等的意见。

建立健全社区内部各项运行机制是社区建设和发展重要保障。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有长效机制作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等。其他机制包括:建立利益诉求反映渠道的工作机制,以利益调节为核心,通过对话和协商,引导各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以及化解矛盾民事调解的工作机制,为业主提供便利服务的工作机制,社区建设保障的工作机制和财力保障机制[1]

和谐社区建设要构筑良好的社区人文体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使全体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人文精神是和谐社区的灵魂[1] 良好的社区风尚、共同的生活愿望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是建设和谐社区的内在精神支撑。

 

 

                      黄兴文   

                      2005年6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