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分类: ★系统交易相关 |
由于策略如果可以量化就可以被验证,因此可以先利用工具来测试投资策略,等找到好的策略后再真的投入资金进场交易。如此至少在消极面上能够降低风险,进而在积极面上达到提高报酬之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系统化策略的一致性及客观性,可以顺利克服人性中不利投资的三个因素:‘贪’、‘怕’、‘盲’。
‘贪’会让人忽略风险,过度积极冒进;‘怕’会让人错失机会,不能在适当时机建立部位;‘盲’会让人无所是从,不知进退,而随波逐流。
过去20年台湾加权指数的平均复利年报酬率约为10%,这表示用“射飞镖”的选股方式,长期而言,每年即可获利10%。如果“射飞镖”就有10%的年获利,利用好的电脑化投资工具可能达到的获利应该可以更高,除非您认为电脑比不上飞镖。
当然,这并不表示获得高报酬是件容易的事,但好的投资分析工具可以让您有信心、有纪律地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
何谓‘回测’?
前面提到“系统化投资策略”的主要好处就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和评估,而这里的科学化验证方法具体的来说就是‘回测’。当制定好一套投资策略后,我们要如何知道这样的策略到底好不好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到市场上去实际执行一次!看看一段时间下来,这样的投资策略可以带来多少报酬,或会造成多少损失。但这样一来如果策略会造成亏损不是也赔跟着进去了吗?
因此,在评估策略是否可执行时,必需先进行虚拟交易,也就是不真的投入资金,而只看投资策略在执行一段期间所可能造成的损益而已!等到确实可行再实际进场交易!但是这样一来如果您每设计好一个投资策略或调整一个参数,就得等上三五个月才知道效果好不好,那等您发展出一套可用的策略时,您可能心力交悴了!
因此比较好的验证方式是借助资讯科技的辅助,利用长期累积的股票市场交易资讯,每当投资人设计好一个投资策略时,就让时光倒流到某一个过去的期间!然后在那个期间中执行此一套投资策略,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就知道投资的绩效,既快速又可靠,更不会浪费您宝贵的资金!而且藉由在那段期间的交易明细,您也可以比较容易看出该如何修正您的策略。由于可以立刻看出策略调整的绩效变化,很容易就能令您灵感泉涌,发展出令您满意的投资策略了!
所以‘回测’就是带着您穿越时空,让时光倒流,回到您指定的过去一段特定的期间,实际去执行您的投资策略,再评估看看此一策略是否具有稳定、可靠的报酬且是否长期可用的策略验证工具。更可以评估看看您的投资策略在不同的期间,在多头市场和空头市场下,是否会有不同的表现?是否您的策略可以套用在不同的股票中?因此‘回测’工具可以让你在时间轴上来去穿梭,更可以让您在不同的股票间水平验证。让您找到您专属且经过市场验证确实可行的优秀投资策略。
策略及纪律带来持续稳定的投资报酬
在各种媒体所介绍的成功投资者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每个成功的投资者都各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并且严格地执行它”。Newsweek在1991年12月报导了一位68岁的退休教师的投资经验,他4年的平均年报酬高达37%,策略及纪律是他投资的秘诀。所谓的纪律就是确实的执行其投资策略,不再画蛇添足的自作聪明!具体的说就是藉由确实执行既定的投资策略,不贪、不怕、不盲!
虽然股票买卖投资很容易就可以进行,但并不是每个投资人都能在投资上获得高报酬,只要您观察身边的亲戚朋友,长期投资下来也许多半是赚少赔多!
但如果您再进一步仔细观察,这些人是否有策略,如果有策略,是否有纪律地严格执行其策略?还是他们就是先前提到跟进跟出的盲目一族?
通常我们所见到的输家是既无策略也无纪律,他们通常靠“明牌”买进、听“谣言”卖出,于是常常“追高杀低”。也许具有成功投资专家的特质不是那么容易,但是至少可以先跨出第一步,洗去骨子里的输家特质,离开随波逐流的牺牲品一族!
如前面所提的,如果大盘的年报酬率为10%,也就是你长期持有只要随便买就有10%的年报酬。那么若能利用充分的资讯、功能强的分析工具及严格确实的执行纪律,那么我们实在应该可以期望获得更高的报酬。
无疑地,利用分析工具发展自己的策略需要您投入一些时间及精力,但花几个周末学会使用工具及发展出有效的策略后,以后只需每天花15分钟追踪您持股的买卖点讯号,并且确实的去执行。如果这样做就能让您的报酬率达到20%或更高,是否值得呢?还是您仍坚持要把大把的资金当成学费给亏损掉?
或许下面的数据能让您更容易判断长期稳定报酬的威力:
如果现在投资100万,以10%年复利计算,20年后的本利和为673万;
若以20%计算则为3,834万,约是10%的6倍;
若是以30%计算更高达1亿9,005万,约是20%的5倍。
换句话说,如果您能比大盘的10%获利率再提升10%就可以获取多6倍的报酬,如果能更进一步提升20%到达30%,则本利和将能增加30倍!
或许要骤然增加10%年报酬会让新手觉得有些遥不可及,但利用好的分析工具增加3%年报酬应该是合理的预期,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即使只能增加3%的报酬率,20年复利后的结果仍相当可观。
表一、年报酬率增加3%对投资本利和的影响
因此如果能借助资讯化投资策略分析验证工具的辅助,再搭配完整的财经资料库,绝对有机会让您的报酬率增加3%或更高!理想策略必需靠自己来挖掘。如果现在您只有20岁,您将有机会在40岁财务自主;如果您已40岁,您可能在退休时累积了上千万的退休金;如果你即将或已经退休,别忘了那位年报酬37%的68岁退休教师。事时上投资理财永不嫌晚!重要的是您是否拥有您自己的投资策略?您是否有纪律的严格执行您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您是否定期检视您的策略是否仍持续有效?在资讯化科技蓬勃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必需善用资讯的力量,改善您的投资方法!
交易策略的基本架构
在谈完投资策略的基本概念,以及系统化投资策略的优点后,本文将针对择时的‘交易策略’进一步探讨其基本架构。
首先,一笔完整的交易应该包含了何时进入市场以及何时离开市场,因此一个交易策略至少应包含‘进场规则’及‘出场规则’;而为了保护获利或降低损失,也就是有效降低风险,则最好能再加上‘停损、停利规则’。
因此如果多、空都考虑操作的话,一个完整的交易策略应该包含:
‘作多进场规则’、‘作多出场规则’和‘作多停损停利规则’以及‘作空进场规则’、‘作空出场规则’和‘作空停损停利规则’等六组规则。
至于何时该看何组规则呢?这就和投资人目前的持股状态有关了!如图二所示,说明了投资人持股状态与策略规则触发之间的关系。
首先,当投资人处于“空手”状态时,应先观看进场相关的规则,也就是留意‘作多进场规则’或是‘作空进场规则’是否被触发。若‘作多进场规则’触发,则以多单进场,投资人此时的状态也就变成了“持有多单”的状态。
反之,在“空手”状态时,若‘作空进场规则’被触发,则以空单进场,投资人的状态也就由“空手”转变为“持有空单”的状态了。
图二、规则触发与投资人持股状态之关系
当状态为“持有多单”时,此时由于投资人手上已有多单,因此应该留意是否有出场相关的规则被触发。换句话说,此时应留意‘作多出场规则’和‘作多停损停利规则’是否被触发,两者任一被触发时,则结束投资人手上的多单。于是投资人的状态就由“持有多单”重新回复到“空手”的状态了。
同理,如果状态为“持有空单”时,则由于投资人手上已有空单,因此应该留意是否有出场相关的规则被触发。换句话说,此时应留意‘作空出场规则’和‘作空停损停利规则’是否被触发,如果两者有任一规则被触发时,则结束投资人手上的空单。于是投资人的状态就由原先的“持有空单”再度回复到“空手”的状态了。
当回复到“空手”状态时,就又恢复到先前留意进场相关规则是否被触发的状况,如此反复进行交易,状态也不断在“空手”、“持有多单”或“持有空单”间转换不息。
至于每组‘规则’则是进一步由多个‘条件’所构成,因此必需再深入规范出多少条件同时成立下规则会被触发。如此规则的定义才算完备。
以下是一些常见于股票投资书籍的简单的“作多进场条件”:
5日移动平均向上突破20日移动平均。
6日RSI小于20。
今日收盘价高于昨日收盘价加昨日最高价最低价差之50%。
今日收盘价高于最近4日之收盘价。
至于更复杂的条件则可以由类似的简单条件加以组合而成,或者进一步透过基本的原始价量数值或技术指标,再经过其他算术运算与比较判断也可以构成进阶的条件。也就是自己创造出自己专属的技术指标套用到规则条件中。
而“作多出场条件”也以类似的架构呈现,通常和“作多进场条件”相对应,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作多出场条件:“6日移动平均向下突破10日移动平均”。同样的出场条件也可以透过和作多进场条件类似的方式发展出更复杂的进阶条件来。而且‘作多出场规则’同样可以由多条“出场条件”所构成。再由投资人决定多少出场条件同时成立时要触发‘作多出场规则’。
至于用来降低风险的‘作多停损停利规则’,则是具有比‘作多出场规则’简单的架构。一个简单的作多停利停损条件是:“今日收盘价跌破买入后最高价之90%”,此条件的实际意义就是自买入后,不管上涨多少,若股价开始反转且累计下跌达10%时即出场避险。例如买入后累计上涨了40%,当发生反转下跌10%时即先停利,以避免后市可能继续看跌,把手上的获利也赔掉。而另一方面若买入后股票即不断下跌,当总跌幅达到预先设定的10%时,即应壮士断腕,停损出场等待下一个更好的获利时机。
大部份投资人都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卖,而平白损失获利机会,因此出场与停损停利概念对一般投资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必需即早建立此一观念,才不会落入‘贪’这个因小失大的陷阱中。
好策略真的存在吗?
学术界普遍认为财务市场是无法预测的,因而提出了“效率市场假说”。也就是在效率市场中,资讯是完全公开的,因此不存在因资讯不完全流通导致的资讯不对称,也就是不存在掌握内线消息所形成之超额报酬空间。所以在一个效率市场中,价格已经完全反应了所有资讯,自然无法用已有资讯预测未来价格。也就是所有的投资人因为都能充份掌握决策所需的资讯,可以对股价做出相同的评价,因此没有高估或低估产生。然而完全效率的市场事实上是无法长久存在的,因为在完全效率的市场中,由于大家对价值的判断如果一致,则市场交易自然不活络,所以收集资讯的回馈将是0,在这种情况下缺乏令人进场交易的诱因,投资市场终将消失。而且在台湾这种有涨跌幅限制的市场中,重大利多或利空消息事实上无法很快的一次就反应完,因此仍可能存在更多的操作空间。
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在一个相对有效率的市场中,唯一可以稳定获利的方式是利用充分的资讯及优良的科技发展竞争优势。在投资市场中,您的竞争优势就是您的投资策略,以及严格执行此投资策略的决心和毅力。
就像在科技领域的创新发明可以获得专利的奖励一样,在财务策略上的创新发明所获得的报酬就是财务市场对其努力的合理奖励。不同的是,财务创新发明仍无法申请专利,因此它的保障获利期远比科技创新发明短。因为只要大家都知道这样的策略,都采取相同的决策,则市场交易就会停摆,结果是大家都无法享受到优良策略所带来的高报酬。
此一事实对投资者的意义是:‘好的策略公开后若有足够多的人开始采用,则此策略终将失效’。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好策略,策略必需要靠自己找,不要期望别人平白送你好策略。
反过来看,当您找到好的策略时,也必需要适度保护您的策略,否则过多人采用后,您的策略也将逐渐失效。由此读者不难想像,那些在传播媒体上大肆宣扬其买卖交易策略者是何居心了!
另一方面,投资也没有唯一的最佳策略,因为每个人的财务状况不同、投资偏好不同、专业领域不同,最重要的是风险承受力不同。再加上投资标的众多,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发展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而且事实上也不需要非找到绝对的最佳策略才能开始投资,只要有让自己满意而且稳定的策略即可,别忘了表一中的长期稳定获利所带来的惊人复利报酬率。稳定的报酬要比上下剧烈震动的报酬令人安心、愉快的多!而有了理想的策略和买卖交易点的提示,您就可以回归正常的生活,只要每天花几分钟依交易提示进出场即可,不必再盯着即时盘、揪着心脏忐忑不安了。
再次强调,因为每个人对报酬及风险的相对趋避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必需依据自己的投资性格,为自己设计合适的个人化投资策略。而且没有人会把好的投资策略告诉你!因此您需要的是协助您发展出独特投资策略的工具,而不是不知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的‘明牌’!
如何找到好的交易策略?
除了试着更换进场、出场、停损停利规则中个别条件及参数外,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先不考虑交易成本,以观察策略的基本获利能力。
试几个不同回测期间,以确定策略的稳定性。
如果结果不理想,换股再测试,直到结果让人满意。
考虑交易成本,如果扣除交易成本后结果变差了,可能是交易频率太高了!可以尝试同样策略于周或月资料,减少交易次数以获取较高的报酬。
将满意的策略及股票存档并列入交易提示清单,追踪此策略之绩效并定期验证微调、更换策略或套用到不同的股票。
如何分散风险?
有一个铁的事实就是“投资虽是为了获利,但却必要承担风险”。而且往往预期的获利越高,所要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风险的存在提供了高报酬的机会,否则就没有人愿意承担风险了。有些投资专家因此说“投资报酬是用风险写成的函数”,这正说明了投资与风险间的连动关系。
投资人要有“高报酬必然伴随高风险”的基本认知,但是高风险并不必然保证能有高报酬!很多人往往因为“投资报酬是用风险写成的函数”这句话,而过份勇敢的面对高风险!这样的投资方式实在是太危险了!因此要特别提醒您在追求投资报酬时,仍需有风险意识。适当的风险、合理的报酬才是您可以期待的长期投资策略。
一般而言,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及‘非系统性风险’两个部份。其中‘系统性风险’是由影响所有证券的因子(如政经情势、天灾)所造成,也就是影响的范围是全面性,简单的说就是会令股市全面下跌或全面上涨的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是绝大多数的股票因此也就不容易规避。而‘非系统性风险’则是由影响个别证券的因子所造成,因此可以藉由分散投资标的来规避。
而除了证券有风险,同理策略也同样会有风险,因此建议同时采用数个策略以分散策略的风险。此外,也建议同时采用不同交易频率的策略以分散变现性的风险。
结论
要保障投资的获利,必需有良好的投资策略,并且确实的去严格执行策略。而且由于交易市场的特性使然,拥有好策略的人是不会将策略分享给他人的!必需自己去发展专属自己投资风格的投资策略才行!
有了投资策略后,必需藉助‘回测’工具,先验证评估策略在过去期间的投资绩效,并且评估在不同期间、不同股票上是否仍然适用?而且只要是投资就会有风险,那怕是已经千锤百炼的策略,都可能会有一定的风险!因此进行投资必需量力而为!先衡量风险再期待报酬!
文章由『程式交易员联盟』提供
转贴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