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黎宛冰
黎宛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79
  • 关注人气:8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刻学习博客文学批评家们的“带N个表”

(2006-05-10 18:08:05)

对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里的《隐蔽的城市》一篇,罗某或其亲友团有如下高见:


2006-05-07 17:29:29
看来别人对你的评论还真有些道理,水平是在太差了。

 

[匿名] 一点不错
2006-05-07 17:31:56
我不知道你是否是中国人,我的意思是骨子里是不是还是中国人的种。如果是就把你的照片删掉,站在国外的建筑前面的照片最能显示你的“洋派”吗?多少在国外过着狗一样生活的人,回国装蒜。


[匿名] disgustin
2006-05-07 17:41:11
文字恶心得惊天动地啊, 还真是和张亚哲很象, 属于故作深沉, 不知所云, 堆砌词藻, 极度装逼. 物以类聚. 很遗憾你们这样的老鼠杀不尽, 时不时地冒出来侵害人类社会. 希望你们和你们寥寥无几的走狗们--即你们"尸体上最后的跳蚤和最后的细菌"--能够尽快被人类彻底埋葬在动物坟场中.

 

[匿名] 俺又吐了
2006-05-07 18:21:11
黎宛冰还在装逼,写得狗屁不通不说,还演戏一样拿腔拿调:“不过,你必须记住我一句话”“我不希望你因为听了我的这些话而产生一种歪曲的想法”“因此我必须请你留意”“我这些话会引你达到一个结论”“不过我要提出警告的是另外一点”。。。。。。她大概以为自己是道行深厚的奇哲先知,说着箴言,指引世人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可是我拜托你了黎宛冰啊,模仿也模仿得像一点好不好!你以为呕吐好玩啊?俺这里是午饭时间,中餐盒饭全浪费了!跟她老子一个德性,装腔作势给谁看啊?

[匿名] 老迷糊
2006-05-07 21:18:04
同意一,二,三楼的意见,尤其同意“俺又吐了”之看法!


[匿名] MAY
2006-05-07 21:32:39
这篇文章是黎某顺手牵羊抄来的翻译文章。抄都捡极恶心的抄, 大概是和自己臭味相投的缘故吧。

[匿名] 狗屁
2006-05-08 07:29:04
短吻猪,你少危言耸听地胡扯。黎“故意不写出处”又怎么样?文字烂不烂,是客观明摆着的,跟是不是黎原创的有什么关系?就假设这么烂的东西不是黎写的吧,那黎把它放在自己博客里,看客就不能批评了么?批评就是为了骂黎么?黎能“搞”老罗什么? 又是“人性化实验”? 少来表演了! 丢丑!短吻猪,你咋这么傻逼?


匿名] 破烂文章
2006-05-08 07:36:37
不管是不是黎的原创,这篇文字显然很烂。如果它是译文,不管原文如何,至少翻译的人太烂太烂了。而且全文前后并不连贯 ———— 前半部像是引用,后半部是借题发挥的评述和“忠告”。如果不是翻译太烂,则显然不是出自一人。前半部不一定是装逼(虽然也很差),后半部装逼装得恶心之极,纯属扯淡。

 

[匿名] 请问
2006-05-08 07:54:21
有三件事我不明白,请教短吻猪:1。为什么我们不能批评卡尔维诺的作品?2。为什么我们不能批评文字功夫还很差就斗胆翻译卡尔维诺的粗陋尝试?


对科克托《存在之难》中的《我的风格》一篇,亲友团文学批评家有如此高见:

[匿名] 胡缠
2006-05-09 03:12:58
把,我的梦几乎总是那么严肃而精确地反应我的行为,应当可以为我提供教训。改成,我的梦几乎总是那么严肃而精确地反应我的行为,可能为我提供教训,可以吗?改成,我的梦总是那么严肃而精确地反应我的行为,可能为我提供教训。可以吗?或是,我的梦总是严肃而精确地反应我的行为,可能为我提供教训。或是,我的梦总是严肃而精确地反应我的行为,提供我教训。我认为一篇文章,语言的简洁是很重要的。你不能为了凑数字,而加一些牵强的,让人读起来毫无感觉的形容词进来。就卡尔维诺,他的书,一点也没有牵强的形容词在里面。没必要的形容词与副词他从来不加。如果你非要让人家产生一种飘渺,或是某种感觉与风格的话,我提议你,多看看一些名作者的书。还有我不理解,我的梦总是我的梦总是严肃而精确地反应我的行为,提供我教训。这句话的含义。并不是看不懂的文字就是好文章。比喻打得好不好就可以看出一个作者的水平。你的比喻很是牵强!看老泰的诗: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却努力飞过。这诗一下子意境就来了。你的东西,真的没什么意境。

匿名] 胡缠
2006-05-09 03:21:01
当我读到一篇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的文章的时候,我想我的还击准确,出剑直至没柄,梦却只会教我屈膝祈祷,跪倒在竞技场上。这话,你说得太烂了。生活中没有真正输与赢的人。只有不断的前进。巴尔扎克没成为作家之前受过多少人否决。马克吐温,被人退了多少次稿。罗永浩,没到新东方之前干过多少事情不成功。他们者知道人是会进步的。你的想法是,有才能的永远有才能,没有才能的人只有装逼才能妗I蠲挥杏涝兜氖О苷撸裁挥杏涝兜氖だ摺?/P>


[匿名] txlz
2006-05-09 08:23:58
"我想我的还击准确,出剑直至没柄,梦却只会教我屈膝祈祷,跪倒在竞技场上"黎记者是不是这句少了一个“让”或什么字?反正读的时候让我的意识流出现了断流。当然我觉得对于一个文字工作者来说,应该写得对读者负责一点。这不是鸡蛋里挑骨头显然黎需要雇用的不单是“个把民工”,还要“个把编辑”,帮你整理整理稿件


[匿名] 一個編輯
2006-05-09 13:26:26
作编辑,应该学会不乱用“进行”。“当我读到一篇对我进行人身攻击的文章的时候。。。。”这里,就应当去掉“进行”。这个词如今被滥用得太厉害了,什么“进行检验”啦、“进行揭发”啦,太多了!老实说,作为一个编缉,您的文字功底的确不怎么样:语言拖沓、语病多多,文中還到處都是毫无必要的连词。。。。这些地方都需要花精力改进。


[匿名] 卡卡
2006-05-09 18:46:01
To 蒙古兵我觉得,这个“梦”指什么,在你问胡缠以前,应该先问黎宛冰。所谓“屎”作俑者嘛,解铃还需系铃人。自己拉的屎为什么总要别人擦屁股,自己放的屁为什么总要别人猜测和解释?太霸道了吧!真把自己当宠儿,爽得把人民群众当实验对象了?以为自己是孔庆东崇拜的金主席?你以为所有支持老罗的人都有时间陪你们这些无聊人玩文字游戏么?自己慢慢玩儿吧!老罗废话不多,我还有时间看。黎宛冰嘛,实在是她白屏黑字中为人处事的斑斑恶迹招人烦,忍不住过来批评批评她,对她的文章倒从来没产生过研究的兴趣。


[匿名] 西索
2006-05-09 18:50:24
我的天性既非快乐也非忧郁。但任意一者我都可以达到极致。交谈时,如果思维流畅,我会忘记经历的忧伤,承受的痛苦,忘记自我。词语是如此地令我沉醉并引发我的灵感。灵感最好能在我独处时降临,这样我就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它们讲述出来。通常,对我而言,写作一篇文章是一种折磨。酣畅淋漓的讲述意味着我获得了自己并不具备的能力。因为,一旦自我恢复,这种才能就让位于险象环生、无穷无尽的艰苦工作。而且,我在开始一件新的工作时有一种近乎迷信的恐惧,我害怕开一个坏头。这使我有一种惰性,类似精神分析学家所称的“行动的焦虑”。白纸让我感到恐惧,我知道它们联合起来对抗我写作的愿望。如果我成功地克服他们,机器预热,思路也就流畅了。但重要的是尽可能少地牵涉自我,要让自己处于半睡眠状态。最轻微的意识都会导致机械运动的中断。如果希望机器重新启动,我需要等它自己决定,而不能试图用某个陷阱去欺骗它。这是我不用桌子的原因,桌子使我感到局促,有种被诱导的感觉。我随时写作,在膝头。注:这一段基本表达流畅,文笔还算不错。但是,后面那几段,就感觉又回到装逼的路线上了。智慧是自欺欺人的幌子,不要把智慧和这个在身体上不知位于何处,自觉提醒我们自身极限的器官混淆我看了N久就是看不明白,这句话到底是啥含义。 智慧是自欺欺人的幌子,这句话严重不同意。为啥爱因斯坦可以研究出相对论,而我们不能呢?不要把智慧和这个在身体上不知位于何处,自觉提醒我们自身极限的器官混淆。超越自我,激发自己的潜能,不是人类的责任吗?我们只能依靠诚实。一个舞弊行为必然导致下一个。无名的观众会起哄,但我们自己会原谅它。但我们会原谅,在你的眼里,那些观众仿佛都是小孩子啦!你可以原谅它。就你们就大彻大悟了。这种刻意拔高自我的文章,从你任何一篇文章里都可以看到。观众会转过头去,目光空洞如一个曾经爱过或不再爱着的女人。这句话与前面那段有什么关联吗?观众会转过头去,目光空洞如一个曾经爱过的或是不再爱着的女人。就是失去信仰疲惫不堪的意思喽!不过我看不懂和你的原谅有什么关系。

 

[匿名] 跟丫死磕
2006-05-10 00:04:06
欣喜的看到,黎老娘们正在走张XX的风格路线,学着不说人话。

[匿名] seal
2006-05-10 14:10:19
我第一次看你博客,你的文章真是典型的傻b文章,浪费中文字的典型。说那么多话却一点用也没有的典型。所以你还是不要写字了。去美国从小学学起吧。不然你不仅浪费中文,而且浪费生命。


你们别着急闹事么,不是导师深情号召你们要“对事不对人”么,拿出点职业态度来。而我也拿出了十足的耐心来帮你们定位你们的文学趣味,到目前为止,卡尔维诺和科克托不受欢迎是很明显的了。我可以理解你们的智力超前,谁说名家就不能装逼呢。不过日子还长,我们有的是时间,多换几种口味,来找出真正适合你们的读物, 我管这叫文化下乡或智力扶贫。很好,某些人学会了审慎,先有温馨提示后有多长达超过24小时的滞后反应。这样看文字岂不是太累?这个装逼不装逼的标准如此难以把握吗?或者说是先有了对身份,教育,偏好等等的好恶才有了判断文字的能力?这实在是一种低级的态度。这个所谓的“对事不对人”说到底也是个强撑场面的幌子,是装逼装不好还要伸出肿脸假冒义士。

我觉得你们还是骂人,污蔑,造谣,耍无赖,偷换概念,撒谎,假冒他人,打群架,倒地打滚更擅长一点,还是尽量展现长处,少自暴其短搞文学批评吧。这算是我对你们的温馨提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风格
后一篇:一只蓝老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