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本有趣的、生动的、新鲜的、才气横溢的书---张抗抗

(2002-02-21 18:37:41)
这是一本有趣的、生动的、新鲜的、才气横溢的书。具有以上特点的书其实挺多,但如果“她”同时还兼有思维深度,就不是常常能遇上的了。

    尽管我不喜欢那个书名:《人人都说我爱你》。但我仍然喜欢这本书(除了书名以外)所提供并隐含的一切非常规的文学要素。

    不喜欢这个书名仅仅是出于个人的偏见;无论作者是由于极度的热爱还是出于颠覆的企图——那些已被前人用过的好书名或是题目,会使我产生类似偷梁换柱的联想和错觉,给阅读带来心理障碍。虽然作者自认为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但我还是不明白,难道除了借用和重复,世界上就不会有比这更合适的书名了吗?

    先说这些题外话,也许是因为担心自己太喜欢这本书,而写下过多的好话。实际上,一个人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那些欣喜与惊奇总是会忍不住想要与人分享——说到底不是为了读者而是为了获得利己的快感。

    与那个书名相反的是,这恰恰是一本非常与众不同的书。是一部从情节结构、人物设计、叙述方式等诸多方面,“背叛”了传统小说秩序的“非小说”的小说。

    阅读始终在轻松的心情下艰难进行——由于描述的精彩而轻松,由于人物的真实可爱而轻松;当你终于明白这种轻松,是因为沉重的故事被切割成无数的“块”与“格”,或者说因为躯干的暂时隐匿,而任凭零散的羽毛漫天飞扬;使你感觉不到那种整体的、囫囵的叙事主体的压迫和重量时,你突然地发现了阅读的艰难。这种艰难来自那些飞扬的羽毛,像是风中的花瓣在阳光下闪烁,然后轻轻落地,犹如在泥土上无声散碎的瓷片,每一块碎片的边缘都带着不规则的裂纹。你在欣赏和赞美之余,需要费一点心思,将它们拼接和连缀,一个段落和另一个段落,跳跃、断裂、 跨越,看上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可以肯定,在曾经激烈的破坏过后,每一道创痕都在耐心等待着与另一个边远的裂面重逢。

    阅读的兴趣就这样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作者蓄意地把一只完整的瓷瓶摔碎, 然后冷眼观望着她的读者,艰难地将那些碎片一一拼合连接。这个寻找的过程:探寻小B的恋爱激情和米拉的行为踪迹,以及探究小B和米拉的分裂与重叠之因,从迷情、放纵。毁坏、自悟、成长;从一个女孩到成为一个女人;温情的女人与清醒的记者;幻想与责任——那所有的碎片之间,扯出一根根细长却柔韧的游丝,然后缠绕、粘贴、整合。当读者在想象与实在的空间里,完成着一部小说的“另类”结构——拼接与组合这种有意味的形式,从而获得阅读的全部乐趣时,最后的轻松,则返归于创造了这一文体的作者黎宛冰本人。

    小B与米拉这“两个”炯然相异的女人,在不同的事件中异地异时并行,最后殊途同归或继续貌合神离。在这一“双重自我”的人物设置中,作品的思维向度已初见端睨。作者试图质询人生欲望与社会角色、感性与理性、日常琐细与公众生活之间,渴求统一却又永远无法调和的冲突与矛盾,从中折射出现代都市女性,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心理症结。作为纯粹女人的小B,私人空间如此狭小,而作为记者的米拉,却活跃在从京城至穷乡僻壤这一宽阔又拥挤的信息公路上。用文学语言表述的某些新闻纪实背景,无疑为作品增加了生活的厚度。

    这恐怕是其他一些缺乏社会洞察力的年轻作者,所难以企及的优势了。
    很久以来,倾诉似乎已经成为女性写作的专利。然而不同的人,倾诉的起点与终点,却会有南北极之别。有些人倾诉是为了与人倾听,而有些人倾诉是讲给自己。有些倾诉希望换得同情和理解,但有些倾诉只为安顿自己的灵魂。于是,那些源自内心的倾诉,故事和人物似乎从一出生就是那个样子的——小说语言的机敏吊诡,是因为作者天生的聪慧;小说人物纯真而叛逆,源于今日女性所遭遇的困境;小说章节序列即便有些混乱,是因为小B和米拉的生活本相之混乱,小说的结局即便有些生硬也是因为我们无从选择完满的结局。率性与本色应是文学作品近似透明的底版,尤其在小说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雕刻艺术的时代。

    每读一本新书,无论作者是谁,我都只相信自己的阅读直觉(这当然很危险)。直觉来自书中语言所表达所传递的全部信息和情感,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如雨丝飘飘、雨点密集、最后形成一道道雨瀑,砸落下来,直到把你完全淋湿。有的作品是雷声大雨点小,只见乌云不见水的;有的作品是阴雨连绵的毛毛雨,得有许多日子才能累计降水量;有的作品是雷阵雨,狂风暴雨阵势吓人,地皮刚湿便雨过天晴了;只有很少的作品,是时令恰当的一场好雨,说来就来了,猛烈却不张狂的,雨点落得明澈,每一粒水珠子都将树根草芽浸透了。待到合上最后一页,只见地上的雨水已饱胀,流成了小溪流成了河。

    一本好书能把人淋湿。仅仅只用水珠子般一滴滴汇集起来的好句子,就将人的心思浇透了,即使从头再翻一遍仍是不厌。那么多极富哲思、俏皮辛辣的警句妙语,像一只只举着大刀的绿螳螂,从密密麻麻的书页中活蹦乱跳出来,适度性感又不依不饶地挡在路上,令人会心一笑,明知它是专同它自个儿过不去,却生怕真的被它剖上一刀,泄露了自己也曾有过的那些创痛,或者说,是经验。

    最后一个小小的问题是:假如人人都不爱你,你也就不爱人人吗?我说的爱当然有点抽象。但我觉得,那也许是高贵与卑琐交界处一块模糊的边缘地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