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文章:《短小却足够精悍优美》
(2009-06-21 11:57:19)
标签:
洪启九棵树大地南方都市报评论文化 |
洪启 《九棵树》
作者:大地
厂牌:摩登天空
时间:4月
当前几年洪启的作品开始在网络上传播时,大家认为那是工业时代难得的纯真精品。如今时代已经被一片电气所弥漫,可是洪启还在坚持唱着他所提倡的“新民歌”,这份韧劲叫人佩服。何况《九棵树》虽然短小,但是足够精悍优美,颇有些四两拨千斤的味道,值得静下心来聆听。
如果按照白领们欣赏的模式去体会这八首歌曲,恐怕很多人会失望。不是说作品缺乏旋律,相反,从《红雪莲》的改编到叙事的《阿里木江,你在哪里》,洪启一直很在乎自己的音符。然而他不是一个做作的文艺腔大喇叭,不是空有想象却无力实现的都市变形虫。他是来自民间的诗人,散发出生活气息。像同名歌里两段歌词的对比一样,前半部分是静景,后半场则是动态。最后一句“九分钟,有人离开了人间”冷静得似乎有点残酷,可是生活中不是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么?
相比这样不经意的点睛之笔,那些被人们所熟悉的、单纯的也是温暖的诗句会带来更多的感动。《岁月》采用了稍微轻快点的节奏来回忆岁月在心灵上留下的感触,他用“清洁的吻”来比喻没有杂质的过去,也保留了和张广天共事时染上的一点点可爱的左派气息。面对纷乱的社会,洪启用自己的歌不断给自己打气,《最后的心跳》就是一场自我和外界的博弈。每每在失望和挫败的边缘,源自内心的跳动又把他拉回自己的阵地,一守就是十几年。
当然,洪启也从来没有忘记他来自民间的本色。《2001城市上空的歌》和《城市的故事》应该是献给平凡甚至是草根的人们。后者用轻松的语调调侃了自己,可是背后却隐藏了无奈的心情。对于打工的人来说,高消费、恋爱等城市特征都把自己边缘化,每当面对残酷的现实,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一声自嘲罢了。前者的基调要灰暗一些,不过有一份难得的坚毅。
与大部分中文民谣作品不一样的是,洪启的歌曲更接近美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民谣。简单、根源、注重实际而且歌词优美。他是从中下层民众的角度用诗人的语言在唱歌,而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刻意保持了与浮躁虚伪的距离。这些简单自然温暖的东西,都很容易在他的作品里感受得到。而它们,正是现在我们生活里最缺乏的。
来源:《南方都市报》2009年6月20日http://gcontent.nddaily.com/e/f2/ef2a4be5473ab0b3/Blog/4b8/77c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