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关于制造业的反思 |
关于制造业的反思(2006/05/25)
再讲个韩国人敬业的事例。
老冰这段时间发活到韩国去做,做好了韩国人装上飞机轮船运回日本来。这中间有一个报关的问题。
原来中国的船运公司是死人不管的,中国公司把INVOICE传过来,老冰再转到报关行,由他们去办手续。然后老冰派车去运回来。
韩国的运输公司叫“大韩通运”,KOREAN EXPRESS。第一次的时候,从东京打电话来问要不要代办报关运输业务。老冰手下的小丫头不懂,说那就麻烦你们吧。
老冰知道了以后跳了以来,老冰们的报关行已经帮老冰们干了五年了,怎么能说甩就甩了,以后大家还要不要在这一带混了?和日本人打过交道的都知道日本人的这个规矩:不是有极端的理由不换客户的,讲究的是一个“关系”。所以立即打电话去谢绝了大韩通运的OFFER。
日本的港湾码头是很邪门的,一般人混不了。那地方婆婆多,什么通产省,农水省,厚生省,那个官厅都有一大堆法律在那儿。那行当吃的是法律饭,吃得非常香。一个码头装卸工一年能拿到1000多万日元,也就是10万美元。NND,现在有比装卸工还舒服的工作?
赚头一好又轻松,这行当就只有一类人能干了:黑手党。说实话日本港湾的公司多少都有点黑背景的。说这话的意思不是得罪不起他,而是你不能和他抢生意,托他办事的时候你想怎么骂他就怎么骂他好了,没事。保证你骂完了立即有人背上装着弹簧来给你赔不是。
但是,赔不是管赔不是,他就是不改。欺负你不懂他那行,给你上眼药。比如东西星期五到了,他跟你说要到下周二才能取。因为今天卸货,明后两天海关休息,周一报关,您啊,下周二才能取货。
他那是垄断性的买卖,你只能干着急。
但是老冰现在不着急了,老冰改找大韩通运了。一次大韩通运打电话来,老冰是该有的坏毛病全有,听见对面一个甜美的嗓子就不肯撂话筒了,天南地北的胡扯。
可你也不能老胡扯啦,老冰就瞎问一句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一早能不能拿到货。
那个带外国口音的甜美嗓音的回答太甜美了:“下午六点钟以后,你什么时候要,我什么时候送到”。
黄金周刚开始,道路拥挤,一次从下关(原来叫“马关”,就是甲午战后签“马关条约”的地方)送来的货到半夜两点才到,那丫头(姓河,是不是有点怪?)就一直到确认货送到以后才下班。
这就是敬业,并不是单纯为了钱。第一她们本来就便宜,加上扣掉种种花费,他们也剩下不了多少,再说就是有了钱那也是公司的。但她们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在日本打着天下。
中国人要学现在的韩国人,要学40年前的日本人。没必要去学“老大”美国人。
口渴了。
(2006/05/25)
再讲个韩国人敬业的事例。
老冰这段时间发活到韩国去做,做好了韩国人装上飞机轮船运回日本来。这中间有一个报关的问题。
原来中国的船运公司是死人不管的,中国公司把INVOICE传过来,老冰再转到报关行,由他们去办手续。然后老冰派车去运回来。
韩国的运输公司叫“大韩通运”,KOREAN EXPRESS。第一次的时候,从东京打电话来问要不要代办报关运输业务。老冰手下的小丫头不懂,说那就麻烦你们吧。
老冰知道了以后跳了以来,老冰们的报关行已经帮老冰们干了五年了,怎么能说甩就甩了,以后大家还要不要在这一带混了?和日本人打过交道的都知道日本人的这个规矩:不是有极端的理由不换客户的,讲究的是一个“关系”。所以立即打电话去谢绝了大韩通运的OFFER。
日本的港湾码头是很邪门的,一般人混不了。那地方婆婆多,什么通产省,农水省,厚生省,那个官厅都有一大堆法律在那儿。那行当吃的是法律饭,吃得非常香。一个码头装卸工一年能拿到1000多万日元,也就是10万美元。NND,现在有比装卸工还舒服的工作?
赚头一好又轻松,这行当就只有一类人能干了:黑手党。说实话日本港湾的公司多少都有点黑背景的。说这话的意思不是得罪不起他,而是你不能和他抢生意,托他办事的时候你想怎么骂他就怎么骂他好了,没事。保证你骂完了立即有人背上装着弹簧来给你赔不是。
但是,赔不是管赔不是,他就是不改。欺负你不懂他那行,给你上眼药。比如东西星期五到了,他跟你说要到下周二才能取。因为今天卸货,明后两天海关休息,周一报关,您啊,下周二才能取货。
他那是垄断性的买卖,你只能干着急。
但是老冰现在不着急了,老冰改找大韩通运了。一次大韩通运打电话来,老冰是该有的坏毛病全有,听见对面一个甜美的嗓子就不肯撂话筒了,天南地北的胡扯。
可你也不能老胡扯啦,老冰就瞎问一句今天晚上或者明天一早能不能拿到货。
那个带外国口音的甜美嗓音的回答太甜美了:“下午六点钟以后,你什么时候要,我什么时候送到”。
黄金周刚开始,道路拥挤,一次从下关(原来叫“马关”,就是甲午战后签“马关条约”的地方)送来的货到半夜两点才到,那丫头(姓河,是不是有点怪?)就一直到确认货送到以后才下班。
这就是敬业,并不是单纯为了钱。第一她们本来就便宜,加上扣掉种种花费,他们也剩下不了多少,再说就是有了钱那也是公司的。但她们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在日本打着天下。
中国人要学现在的韩国人,要学40年前的日本人。没必要去学“老大”美国人。
口渴了。
(200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