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IAMOND周刊》特集:中国点火,美国煽风(四)

(2006-04-16 07:32:54)
分类: 译文
《DIAMOND周刊》特集:中国点火,美国煽风(四)
——世界石油权益大争夺战的真相

(编者 麻生佑司 池富仁 翻译 冰冷雨天)

——“脱中东”的幻想,“对抗中国”的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中,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在考虑“脱中东”的方针(在中东以外的地方获得能源权益),增加能自主开发的海外油田。

从过去现在的中国来看,日本也不能行动迟缓。可以考虑当前最急迫的任务是养成在海外也能战斗的强大企业。对于一直没有放弃“日本大石油企业构想”的经济产业省来说这是一个推动力。

但是民间企业由于知道从现实来说除中东以外没有选择,所以对于“脱中东”反应冷淡。但是2005年在隔了几十年重新对外资开放有希望地区的利比亚结果还是和中国国营企业发生了竞争。而本来是没有考虑过进入纠纷地区和他们发生竞争冲突的。

即使这样,在日本的研究者之间持“应该对中国说明,这样行动下去其结果对中国并无益处”观点的人不少。这种事例的不断增加,会变成霸权主义的形象。

从极端的观点来看,只要美国和中国还没有发生正面冲突,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但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态发生,日本应该主动地做一些事情。

和中国打交道,应该以在世界石油业苦过来了的先辈的身份出现,中国是最后参战的迟到了的国家,没有必要意气用事把中国作为在同一战场作战的对手。

日本在加速转向天然气,如果像韩国那样在全国范围内整备起骨干输气管道就可以相对减少石油使用量。在环境和能源安全方面也可以走在前面。

除日本和韩国以外的亚洲地区每天消费的能源换算成石油是5000万桶。如果采用节能技术降下10%的话,就能节约出相当世界最大油田的日生产量(日生产500万桶)。亚洲在节能技术方面还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果认真的话,这个数字不是不可能的。

另外几乎没有人指出,其实中国的行为,虽然做法上有不少问题,但其结果对日本也有利。

例如,中国承担着风险进入“政治上的困难地区”这一行为,促进了全世界的已知石油埋藏量的增长,为原油供给量的增加做了贡献。

另外,从几乎为零的状态开始进行勘探,开发,几年后变为可以出口原油(市场化),再运回东亚,最终也流会到日本来。

最后,到现在为止所说的东亚市场仅仅限定在日本,韩国和台湾。现在加上有着大量需求的中国,东亚市场能够成为影响世界的巨大市场。

——中国4000年历史上的首次石油危机

中国确实有不少问题,但是日本应该更冷静些和他进行对话。因为有四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次是第一次经历石油危机。

日本过去渡过了两次石油危机。正因为日本是石油的99.7%依靠进口的无资源国家,所以才花力气开发了节能技术。可以把节能方面的成果有偿转让给中国。

另外,在现在中国为确保石油现货而苦恼的时候,日本是不是可以选择一时性将石油储备借给中国?储备并不仅仅是为了紧急用途而单方面囤积,时不时释放一些也可以作为一张外交牌。

重要的是日本如何不迷失方向,在美中两国之间保持平衡,自主地发挥作用。

(原载2006/02/04《DIAMOND周刊》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