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难道会有女人真的喜欢这个片子吗?
这个片子肯定是一个男人的片子.他们的语言和情感的表达,但是完全是男性化的。其实一般的女人是懒得去这么替他们着想的。
而且我觉得这个片子非常美国,非常地道的美国人的苍凉颓败,无奈的心境,和1980年的美国的历史的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美国人的价值观,心灵上,精神上集体的转换。所以我认为只有美国人会觉得它好。因为这个电影精神的细腻非常本土,正如李安的感受非常中国和非常女性化一样,只有具备某种个性化民族的世界观.所以我很好奇的是中国人为什么觉得它好?它根本不亲近我们的经验。
对,就是说我不认为民族的是世界的。我甚至认为,美国民族他们的思考是他们的,中国人的审美(比如京剧)是中国的。很多东西,民族里的,是不能相通的。全球化指的是物质层面和表面的心灵问题。而在内心深处,老无所依所提供的经验,我们其实并没有经历过.而我们对戏剧性的理解,也是另一种东西才是。
因为美国人其实非常天真,非常单纯,但是他们似乎很在乎他们自己受到的伤害.美国市民平常完全不是电影里那样的,爱思考.而他们这个民族完全只能在电影里表现他们的伟大的反思能力。
首先,不管他拍得多么冷酷,多么荒诞,放在中国现实里,那样的暴力还是不够暴力啊。还是不够荒诞啊,滑稽啊。还是不够中国的冷漠啊。中国的暴力事件,其荒诞性,甚至连可言说都没可能,因为实在太现实了,艺术再后退一步,也无法辨析真正现实.
而老无所依甚至还是能有逻辑的。还是有秩序的,它甚至比不上中国现实更为混乱,滑稽,荒诞,残暴,冷漠,所以,我真的觉得所谓触目惊心,无非是相对美国电影吧.,
老无所依甚至都不象是一个情节剧.实际上没什么悬念,没有情节上的秘密可言,就是说,它完全不是一般的观众,比如我这样的情节分子和分不清外国人长相的观众,对情节的期待.
有些看不懂的。
比如拿到钱的那个”牛仔””退伍军人”,他被杀了,前面出现了一个老妇人和年轻女人去机场的一段,.有一人来车的旁边,拿那个老妇人的行李.这个情节和”退伍军人”被杀有什么关系?有一个在泳池旁边引诱他的大腿美女,那个人是不是也死了?在他死的时候,周围有很多具尸体,死的是什么人?应该是三方混战?
最后杀手还是没放过退伍军人”的妻子.这点也很无聊。反正就是不该死的全死了,该死的却没死.美国人无法解释这些。在中国就很好解释了,因果啊,轮回啊。中国非能解释出一个东西来不可。而这个片子依照中国心里,无法解释什么,这就是我不能完全理解的地方了。
老警长和他坐在轮椅上的老伙伴的絮叨,还有他最后和妻子讲的梦,当然是有点明电影旨趣的功效的.可惜可能是翻译问题,我没看出什么特别来。
我就是觉得这是美国经验,我没办法有许多感同身受.或者我没看多懂.
所以希望方家指点下。或者介绍些帮助理解的影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