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笨”记者
马晓春
认识吴虹飞大概是在2004年夏天。那时《南方人物周刊》刚创刊不久,同时我也刚刚出了一本新书,《黑白之间——十二败局反思》。杂志社让她来采访我。而她并不认识我,绕了几道弯才找到我。我们约了在棋院见面。
看得出她不懂围棋,因为她一边拿着我写的书,一边拿着密密麻麻的采访提纲,有时提的问题的确很外行,不过还算顺利。
后来访谈发表在《南方人物周刊》上,据说非常成功,有不少杂志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通过这篇报道,吴虹飞在体育界,至少在棋界是变得小有名气了。
她是一个诚实的记者。就当今的体育界而言,她往往要吃亏。我记得她去年有一次飞到湘西凤凰,奉命采访李昌镐,当时记者们围着他,七嘴八舌地问问题,第二天反正都见了报,吴虹飞却不知所云,半天没有吭声。我嘲笑她说,有人根本就没采访,也能编出一整版。她却很认真地说,我听了那些问题了,都是不中要害的,我觉得还是要坐下来好好谈。那一次因为李昌镐太忙,她没能约到专访,结果据她说,因为没能完成任务,自己出了路费。
其实,在现在的记者尤其是体育记者圈里,不要说问几个问题,就可以编出一个长文章来,还有些根本没有此事,就完全造假的报道。而吴虹飞是问了很多的问题,也不是很懂得引经据典,自由发挥,做了许多“无用功”,实在是有些“笨”。
也许正是因为笨,有些人不好采访到的,她做到了。我想,不管初衷如何,她对待职业的态度是诚恳的,充满耐心的。《南方人物周刊》近几年成为了一本很受读者欢迎的刊物,我想和吴虹飞他们的努力和诚恳,是分不开的。
去年的夏天,她去了美国旅行。我就很奇怪,她是单身女子,没有任何公派,是最难通过签证的那类人,不知老美是怎么放心让她去的。后来她告诉我,她一进去就对签证官说,我是一个摇滚歌手,和一个作家,我想希望去美国看摇滚乐演出。因为别人看到了她的诚实,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签过了。
11月份她过生日,给我打电话说,陀斯妥耶夫斯基和她月同日生。我就开玩笑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我知道,我看过他的《罪与罚》。但你的小说,一会这个死了,一会那个死了,我都没看明白,看来你和陀氏太沾不到边了。
在这个浮夸的年代,大家都需要有主动“秀”自己的勇气。我觉得她其实有些偏内向,不是很善于表现自己。至于她的采访写得怎么样,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访谈录。这是从她三年45多万字里精选出来的。书中除了棋界,还写了许多文学、音乐、电影,学界里的知名人物,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她尽量生动,贴切、翔实地展示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是她的第一本访谈录,我认为她写得非常精彩。希望以后能够看到她的第二本,第三本。
2006年11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