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被一个女孩的命运折磨着,我想帮她,却一直没有实现,她是杀人犯邱兴华的女儿,没有人会注意到她的存在。
邱兴华出生和生活在秦岭山区的农村,47岁,读过初中,还有手艺,也曾经想过用知识改变命运,但最终却被仇恨带向罪恶的深渊。他为逃避计划生育罚款,从老家的小山村逃到另一座大山里定居。这个异乡人怀疑当地的土道长欺负了自己的老婆,积怨已久,终于杀了道长,又连带杀了道里的其它九人。杀人后逃进深山,警方调动几百警力和几百当地壮劳力围捕他。期间,他的长女邱梅梅不相信父亲会杀人,帮助警察向父亲喊话,希望父亲出来当面说清他没有杀人,然而,她没有想到找到父亲的时候,也就是失去父亲时候,她的父亲不仅承认自己杀了人还扬言要再杀十人。
杀人偿命,没什么可说。
邱梅梅懵了,一时间不仅仅失去了父亲,一个完整的家也彻底崩溃了,她和弟妹成了杀人犯的孩子,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从不相信父亲会杀人到成为杀人犯的孩子,她首先意识到的是这个家的重担全落在了自己的肩上,她表现得相当理智和无奈,这是长期艰难的生活带给她的能力和习惯。就在这样的时刻,她对记者说她打算放弃报考护士学校的理想,她得去打工养活弟妹,供他们上学。这个女孩子在这样的时候如此冷静如此凄然地做出这样的选择,让我感动和心疼。
我们知道太多罪犯的孩子也变成了罪犯的故事,周围的人摒弃他们,他们不可能再有完整和正常的生活,他们中很少有人像邱梅梅这样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尽管她的乡村小知识分子父亲的命运并没有因知识而改变,邱梅梅却坚信和渴望着用知识改变命运。我再次感动。一个身处困境的人,做出以上决定需要勇气和胆识。
最后,我还注意到,在这样的时刻,邱梅梅准备牺牲掉自己的前途而去成全弟妹的前途,这个邱家的长女,身背父亲是杀人犯的恶名,她的日子可想而知,她的信念能坚持多久?我祝福她能够坚持正常的生活,不像她的父亲那样因仇恨而堕落而毁灭。
她的命运和未来牵动着我,我希望我所工作的国家大台,能够给她40秒的时间,这40秒也许能够起到一点微弱的提示作用,提醒世人注意到这个女孩的存在,她有个杀人的父亲,然而,她是无辜的,她和她的家人正在困境中,他们需要帮助、关心和支持。
像邱梅梅这样的草根的草根是极具典型意义的,她不值得我们去关注吗?!
十多年前,我在《女友》任首席记者时,采访过张淑琴,她为像邱梅梅这样的罪犯的孩子们建立了儿童村,采访时,她的一句话震憾了我,她说:罪犯的孩子和烈士的孩子是平等的!为此,我写了她,文章题名为:《为她请领诺贝尔和平奖!》,张淑琴超越常人的见识和博大的爱心让这篇文章获得年度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二等奖。
然而,这次,我没有能够实现帮助邱梅梅的愿望,我对邱梅梅的关心遇到了审题人的困惑,审题人对我如此关心邱梅梅深感不可思议,我没有太多的解释,其实是因为我感到了可怕的冷漠!
我去过邱梅梅生活过的大山,我了解很多邱梅梅们的故事,我看重一个罪犯女儿未来的命运,我知道在中国罪犯家属的境遇,我们的出发点不同,但,我必须服从审题人的判断和选择,我的愿望只能泡汤。我的愿望微不足道,无力帮助邱梅梅这样的人,无力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我深感痛心!我能作到的是用这篇文章提示世人,邱梅梅们需要关注和关心!
一个杀人犯被抓到了,一场热闹的媒体大战结束了,然而,邱梅梅弟妹那“微不足道”的命运的转折才刚刚开始,却再也无人问津了。
前一篇: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
后一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