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文的电影其实我们知之甚少。比如海鲜,比如云之南方。
海鲜连盗版碟都没有。
云之南方曾在中央台的某个频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播放过,而且据说是在深夜。
朱文本身谈自己的电影也很少。他在这方面,有惜字如金的意思。
他很少出现在媒体。
但他也不神秘。至少,他没有把自己打扮得很神秘。他可能要比过去胖一点。衣着普通。一脸和蔼笑容。他不倨傲。他出现在清华南门的某个咖啡屋里,戴着一顶帽子四处张望,这时候,他有点象,他过去的青春期,张望着,逡巡着。这是朱文。非常具体,身形高大。但是无法继续了解他的前史和未来。任何一个热爱过文学的青春期的文学青年都有可能热爱过朱文十年前的小说。他的小说那么特立独行,那么性感和青春期。那是所有人的青春期吗?朱文的敏锐在于,他比任何一个人更快速地记载下来,并且,迅速放弃了写作的营生,投向他更热爱的电影。就象多年以前,一个在图纸上擅长雄图伟略的杰出工程师,他突然打算,离开这个游刃有余的岗位,开始不靠谱的写作生涯。他知道自己天生是一个作家。他现在又要证明他天生是一个导演,他不认为陈凯歌、张艺谋是天才导演。他的自信是经过验证的,所以并不令人生厌。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内,朱文展示了他的机智,敏锐和配合的笑容,给对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而后他就消失了。我忽然有些狐疑,是不是所有的,60-70年代的导演,都要给人留下这样的一种印象,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理解,对经验的剖析,都带着一种有着适度骄傲,有着尊严的的个人痕迹。他们这样无声感动着某一代人,或者少数人。以及未来可能的大多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