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聂远
聂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47,752
  • 关注人气:5,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自娱自乐”的习惯

(2006-09-16 18:47:47)
分类: 聂远专栏
“自娱自乐”的习惯
 
专栏:“自娱自乐”的习惯
 
专栏:“自娱自乐”的习惯
 
专栏:“自娱自乐”的习惯
 

此时正在青岛拍摄一部名叫《人间浮尘》的现代戏,名字听来“浮尘动荡”,实则拍摄起来却是波澜不惊的有条不紊。制片人提耳面命的催促是日子的标记,组员们却仍然单纯,专业、敬业,同时默契,让人感到踏实。“狐朋狗友”们奇怪我好像忽然间销声匿迹,打来电话嘲笑我避世,却不知我每天头枕大海,乐得逍遥,电话那端的声音里又岂止是羡慕,简直就要嫉妒起来——青岛秋天的舒坦是要人慢慢品尝才能体会的,空气里有海鲜的肥美的味道,巴巴的勾引着舌尖上的味蕾,恨不得就此长住下来!

 

《浮尘》的导演是个叫做毛小睿的“新人”,简简单单三个字,无论拆开还是组合,看来都是汉字里最简单直接的符号,而其人其面却比他的名字更加的亲和单纯,是我看来天生就适合做“哥们儿”的哥们儿!于是,每次见面,我总要花上一分钟时间压抑自己想要和他互捶肩膀的冲动——在剧中,我演绎的是最初家庭优越的“少爷”,既然贵为“少爷”,那便自当含蓄,可毛导却不以为然,每每换景或收工之际就用那挑衅的眼光上下打量,我手脚发毛,身上昂贵的外套却束手束脚,而服装老师远远注视着的“慈爱”眼光更让人欲动不得,此时不用照镜子也知道自己的面容开始扭曲,而毛导却说这“变脸”是表演课上的基础训练,这样的“每日一练”自然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我的专业技能!

 

专栏:“自娱自乐”的习惯
 

也许人的记忆总会互相串门子,而历史又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三年前,也是秋天,同样在青岛,甚至仍是同一处的青岛大学,当时正与杨若兮一起拍摄《人命关天》,导演毛卫宁,也是我们喊着“毛导毛导”的好朋友,而摄影师孟凡的爱人又恰是《浮尘》组里造型师的师父,我仍然驾着车,收工之后若是尚早就四处窜着寻找味道绝美的大排档,我们号称这是“扎堆儿”,只是那时还没有酒酒,更没有丫丫,成日猫猫狗狗不离口的若兮甚至怀疑我这样一个大大咧咧的男人是否可以饲养“活物”——而现在,酒少和丫姐却已经到了可以“恋爱”的年龄……

 

我“死乞白赖”的非要将两组人马硬搭上什么关联,当原本还会颇给面子给我一个故作“惊喜”反应的众人终于发现,我口中有着千丝万缕却牵强附会关系的人物随着重复频率的不断递增,最终竟成了“祥林嫂”牌“小毛头”后,大家也同时明白我乐此不疲的“回首往事”,其过程多半都是在享受自娱自乐的玄妙,与他们其实根本没有多少关系,只是,此时他们几乎已经记住了《人命》、组中所有的“主要角色”,偶尔谈起居然也有种“相识已久”的感觉。缘于我的不厌其烦,“睿智”如毛导也终于开始觉得,那位与自己同样有远见挑在同一个季节同一个地点拍戏,并有着同一个称谓的“毛导”十分有“缘分”,当然,远在千里之外的毛卫宁导演也在“顺便”听完我那个几乎已经成了绕口令的复杂人物交集后,表达了对毛导的问候——即使,他们至今仍不知道对方长得或长或扁。

 

晚上收工若早,我仍然喜欢开车领着大家去“扎堆儿”,我炫耀着自己对路线的精通,虽然不久前终于有人发现我在生生转了若干个拐弯,穿了若干条暗道之后,其实无比顺畅的康庄大道就在我们最初出发时的脚下,虽然他们的眼光中“崇拜”的光芒日渐黯淡,但却由着我有意无意的在青岛秋天的夜色里把车开到一种可与不可求的境界,他们的身体已经习惯了每天顺势倾斜的几个转弯,或左或右,他们聊天,卸妆,有时候高兴了也会提及《人命》组里那些已经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自娱自乐,并且将行驶的时间计算精确,不知不觉中,大家开始和我养成了同一种习惯……其实,生活本该如此,往事也定当如此,张开紧握的拳头,开心与否就在这小小的一掌之上,就在这一张一握之间——庆幸我们还可以如此选择,慈悲、轻笑、转弯,快乐……

 

仅以此问候毛卫宁导演,若兮,以及2003年一起在青岛《人命关天》剧组并肩奋斗过的同仁们,希望大家可以自娱自乐,开心每一天!

专栏:“自娱自乐”的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