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硕士毕业论文基本要求及现代主义课程提纲
(2011-09-04 11:38:24)
标签:
文化 |
这里贴上当代专业硕士论文写作基本要求,所谓基本要求是写作规范程式方面达标的最低限度。请应届和新生同学认真阅读。
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研究专业
硕士论文写作基本要求
一、
1、
2、开题报告需要说明:(1)选题对象和选定这一对象的理由;(2)此前研究界关于这一对象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主要思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3)本篇论文的基本思路、可能做出的突破点所在,以及采取这种研究思路的理由。
3、开题报告需要列出论文结构和详细章节的基本安排,同时提供一份样章。
4、可以由老师们商量,从已经完成的毕业论文中,提供一或两份答辩论文作为“范本”,供学生们参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好”论文的样子,但不必要求所有的学生都按照一个格式写作,应给予学生个人创造的自由。
5、如果可能,需要提供一份读书报告,内容是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本或两三本著作或重要论文)进行详细解读,描述其总体论述结构、主要观点、展开论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处理文本的方式等。提供这样一份读书报告,是为了让学生把握研究界的前沿成果、学习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在论文写作中与之对话。
二、
1、学生需要在毕业论文答辩之前的7天,将纸本与电子本答辩论文放到老师们信箱。
2、论文总体上需要达到四个基本要求:(1)基本问题意识和主要观点明确;(2)总体论述结构合理;(3)掌握与研究对象相关的较为详备的原始材料与研究材料;(4)论文字数(含注释)应该不少于4万字。
3、论文需要在“绪论”部分,对所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有一定的理论自觉,描画出这一方法的基本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4、要使用第一手材料,不能出现“转引自……”这样的注释;如果是发表在报刊或书籍上的材料,要注明报刊与书籍的原始出处,网络材料只在没有纸本公开出版物的前提下才能引用。
5、在论文写作中至少需要引用15篇/本以上的专业研究文献和理论著作,并具体地体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
2011年秋季开始执行
当代文学教研室
2011-9-1
关于这学期“现代主义与先锋派”课的材料:
本学期上研究生讨论课“现代主义与先锋派”,这门课曾上过三轮。本次做较大调整。由原来的理论导读讨论改为:三篇理论;三部电影;三首诗歌;三篇部小说,最后综合讨论理论问题。
以下是征询意见篇目。欢迎提出建议意见。
2011年现代主义与先锋派课程提纲
2011年秋季学期
研究生讨论课(欢迎高年级本科生旁听):
9月8日周四开始上课,
上午三四节,文史213教室。
绪论:现代主义的终结
一、
1,布朗肖:《文学的空间》
2,卡林内斯库:《先锋派的概念》
3,罗朗·巴特:《写作的零度》
二、
1,《罗拉快跑》,
2,《卡桑德拉之梦》,
3,《让子弹飞》
三、
1,里尔克:《杜伊诺哀歌》之第十首
2,保罗策兰《死亡赋格》
3,海子的诗(选择一首较长的现代主义意味较浓的诗)。
四、
1,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2,巴思:《路的尽头》
3,余华:《难逃劫数》
五、
推荐阅读:赛义德《论晚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