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礼物 和“胡桃夹子”一起《过年》——中芭贺岁芭蕾《过年》总编导赵明作客国家大剧院艺术讲
标签:
文化中央芭蕾舞团 |


2015年12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新闻发布厅,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在孩子们欢声笑语中悄然开始……
这是一场由中央芭蕾舞团和国家大剧院共同携手举办的关于讲述芭蕾舞剧《过年》幕后编创故事的讲座,这也是一场为节日里孩子们特别准备的关于“新年礼物”的联欢会!
芭蕾舞剧《过年》与新年礼物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讲座特邀的主讲嘉宾——芭蕾舞剧《过年》总编导赵明老师用机智幽默的语言为现场观众做了详尽的讲述,同时,配合着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们生动的现场舞蹈表演为大家揭开了这一谜题。“圣诞节是西方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除了全家团聚在平安夜之外,还会盛装前往剧院观看一场有着节日气息和喜庆气氛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西方百年来传承的这一节日庆典文化形式正如中国农历春节中的饺子和鞭炮一样深入人心。”
“同样的节日欢乐、同样的民俗特征,如何让中西文化在这一点上交叉融汇,中芭艺术家们大胆创意、巧妙构思,将西方节日文化的代表符号'胡桃夹子'运用到中国芭蕾舞剧《过年》之中。同样的'胡桃夹子',却以东方的讲述方式而融入进中国'过年'的故事之中。”
“除夕夜,北京胡同儿的一所四合院中,一家人团聚在年夜饭桌旁,远到而来的外国友人前来拜年,并给小孩子带来了有着浓郁西方特色的小礼物胡桃夹子……”
赵明导演惟妙惟肖地为在座的数百位听众讲述着舞剧《过年》的故事;而讲台旁就摆放着这个制作精巧的“道具”——胡桃夹子。台下就坐的小观众们不但专注地听着这个神奇的故事,更被这个精巧的“小礼物”所吸引。当谈到舞剧创作的初衷时,赵明导演绕有兴趣地说:“《过年》又叫做中国版《胡桃夹子》,巧妙地利用了这个西方传统节日礼物——胡桃夹子作为春节拜年礼物,让中西文化在这一点上交叉融汇,将西方节日的元素过渡到中国过年的喜庆中来,并把几乎所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全部搬上了舞台。舞剧中你可以看到象征吉祥的仙鹤、可以看到中国特有的年兽、可以看到十二生肖、可以看到庙会中的风筝、糖葫芦,还可以看到东方的青花瓷等等……”
随着“一声令下”,台下的小观众们拥上讲台,他们有的手中拿着舞剧中十二生肖的精美道具,有的手上捧着“胡桃夹子”认真地把玩、研究,天真烂漫的小脸儿上洋溢着开心与喜悦,而当中芭演员上台表演剧中几段特色舞蹈时,小观众们更是有模有样地学习、模仿。一段仙鹤舞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芭蕾的纯美、一段风筝舞更唤起了台下观众们儿时的快乐时光。
讲座的最后,赵明导演在孩子们快乐的簇拥中说:“芭蕾舞剧《过年》的编创初衷就是表达节日里喜庆的祝福,就是为孩子们打造的一场奇幻之旅,能够让全家人在节日的欢愉中找到各自心中甜美的梦!”
一个小时的讲座,在各种精巧而又似曾相识的道具展示中匆匆而过,在中芭演员优美的舞姿、新奇的舞段中悄悄溜走,并在赵明导演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唤起了在座观众对芭蕾舞剧《过年》无比的期待。这场讲座将观众与芭蕾拉近了距离,这场讲座更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动听的神奇故事会、一份快乐的圣诞礼物。
2016年1月9、10日,让我们相约在国家大剧院,让芭蕾舞剧《过年》给我们带来节日的喜悦、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撰稿:孙政/审稿:李迎辉、孙元娜/摄影:甘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