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德奥 传承经典——芭交再度与陈萨联袂举办交响音乐会

标签:
交响音乐会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文化《德奥的传承》 |

“这是我这次来北京听到的最好的音乐会!”从武汉来京出差的音乐发烧友王先生激动地说。同在场的很多观众一样,在指挥家连续四次出场谢幕,并一再向台下示意“没有加演曲目”之后,他才缓缓地从座位上站起,恋恋不舍地挪着脚步走出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同时还不由地一遍遍向舞台回头张望,希望加演的奇迹会如愿出现。
6月21日晚7点半,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于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了名为《德奥的传承》交响音乐会。当晚,芭交在指挥张艺的带领下再次与著名钢琴家陈萨合作,演绎德国作曲家舒曼经典交响音乐作品《a小调钢琴协奏曲》,以及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经典交响音乐作品《学院庆典序曲》和《c小调第一交响曲》。芭交与“钢琴公主”陈萨,再次为北京爱乐者带来美好的艺术享受。
火热的六月往往和“毕业”这个关键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虽然剧场外下着小雨,气温不算太高,但剧场内最先奏响的音乐——勃拉姆斯《学院庆典序曲》却给听众们带来了作为夏至日当天该有的热情,将人们带回到现代人都应该经历过的那段美好的学生时代。这首被称作“快乐的学生歌曲集锦”的交响乐,犹如“学生歌曲大串烧”,有着火热的激情和美妙的意趣。就创作技法而言,这部作品貌似简单,实则艰深;它有着完全合乎正规、传统的奏鸣曲式结构形式,有非常富有想象力的开始段和异常华丽的结束部分。指挥台上,身着白色礼服,一身帅气的指挥家张艺,以稳健的台风和洋溢的激情,完成了对这部具有缜密结构和宏伟气魄作品的精准把控,开局便使全场乐迷深深折服。
第二首作品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一部被称作“贝多芬之后最伟大钢琴协奏曲之一”的经典德奥音乐作品。舒曼年轻时酷爱钢琴,甚至为成为钢琴家练“残”过手指。这部作品倾注了作者火热的激情。它拥有着永远年轻的气质和引人入胜的情趣。作为音乐会的常演曲目之一,这首协奏曲的结构也颇有特色。舒曼本人称其为“介乎交响曲、幻想曲、协奏曲和大型奏鸣曲之间的产物”,说明这部作品并非机械地袭用以往的曲式结构。为了求得戏剧表现的矛盾统一,作者不像李斯特那样运用单一主题的发展手法,而主要是用变奏发展的原则去丰富奏鸣曲形式。音乐内在的庄重气度,在美女钢琴家陈萨有力隽永的弹奏,和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流畅自如的协奏中自然流露。与此同时,作品的歌唱性也表达得恰到好处,清新和生气勃勃的情绪色彩从乐池中倾泻出来。
听罢舒曼,回过头来再听勃拉姆斯。这部广大乐迷耳熟能详的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是作者继承“贝多芬遗产”的经典之作。如舒氏《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样,这部作品充满着内心的斗争和不稳定的情绪,明显地留有作者“狂飙时期”的一些印迹。它创造性地体现了克服障碍和赢得巨大欢乐的思想,在思想构思、结构原则,或者是在主题形象和风格等方面,都较作者其他三部交响曲更接近于贝多芬风格,所以也被后世戏称为“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这部摒弃标题交响乐派创作经验并继承贝多芬传统的交响乐,有着属于勃拉姆斯自己的独特笔法:戏剧性,但比较阴暗而集中;感情强烈,但又有所抑制;情绪发作粹然,但没有达到那种心醉神迷的程度。
在张艺的指挥棒下,芭交以饱满的音色,流畅的旋律,清晰的层次和严谨的章法,演绎出纯正地道的德奥音乐风格,在对音乐内涵的深入发掘中,让人感受到作品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艺术性。
走进艺术殿堂,聆听德奥经典。夏至日的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三部德奥经典音乐名作将广大乐迷带入到美妙的交响乐世界。已经为广大乐迷所熟悉的指挥家张艺及其率领的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再次以细腻、精准的表现,为广大乐迷奉上了一道丰盛的艺术大餐,展现了其演绎德奥经典音乐的雄厚实力。
撰稿:孙豪/审稿:孙元娜/摄影:王崇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