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

(2012-06-07 12:17:39)
标签:

合肥学院

高雅艺术

校园

文化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体育馆内景-演员们在练功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

临时舞台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
芭蕾大师徐刚与校方互赠礼品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

徐刚大师为全场观众进行芭蕾讲座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
《红色娘子军》片段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
《泰依丝双人舞》王启敏、李俊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合肥学院
演出结束后合影留念

平地舞芭蕾  见证“泰依丝”

“感悟经典,陶冶情操,崇尚艺术,提高修养”,走进合肥学院体育馆,映入眼帘的这段话语,不仅使我们感受到,这浓缩了学校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期盼,对中芭的期盼,也使我们预感到,在这样一所注重艺术教育、更注重学生情操培养的学校演出,会碰撞出更多的艺术火花。

201265日,中芭“高雅艺术进校园”第三分队,在完成芜湖两场“走进芭蕾”的演出后,驱车近200公里赶赴安徽省会——合肥,容不得休息与调整,继续我们在安徽省内的“芭蕾之旅”。

66日,合肥的天阴沉着,天空中时常飘落着蒙蒙细雨,空气湿度之大,令人有些憋屈,但是演员们的精神是饱满的。下午,我们如期来到了有着“包公故里、科教新城、巢湖之滨、南艳之畔”之称谓的合肥学院。据了解,该院创建于80年代初,是“在改革中诞生,在开放中成长”的新生代,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也没有沉重的包袱。经过30年的努力,合肥学院已成为合肥地区的名校,而该校办学特点之一就是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用学院副院长丁明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中央芭蕾舞团来我院演出,不仅是我院艺术教育上的一件喜事,更是推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工作的一件盛事。”

与刚刚造访过的芜湖两所高校一样,在安徽省教育厅领导的直接关怀和指导下,合肥学院院领导、院团委同样对中芭的到来非常重视并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负责全程接待和协调工作的院团委书记汪昱老师告诉我们,此次中芭能在合肥学院连演两场,是学院的荣幸,为了能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中芭观看中芭的演出,学院不仅安排了本校师生,包括在学院工作的外籍教师和留学生一同观看演出,还特邀了兄弟高校的学子,以及兄弟单位的艺术爱好者、校友、校企合作的企业家朋友来观看。汪老师还表示,由于硬件条件所限,也为了满足更多观众观看演出的需求,学院不得不将演出安排在有更多座位的体育馆举行。校方对中芭艺术家们的理解和配合表达了感激之情。对中芭这样具有国际水平的艺术团体能克服困难,“下基层”深表敬意。

的确,“平地舞芭蕾”,对走遍世界顶级剧院的中芭演员来说的确是一次考验。然而,在体育馆演出,虽然没有专业舞台、没有吊杆、没有幕布,但是演员们并没有丝毫的懈怠,表演依然精彩,现场热情的气氛和观众席中不时爆发出的热烈掌声就说明了一切。

值得一提的是,今晚合肥学院在场的2000余名师生见证了一段美妙的时刻,那就是由中芭首席主演王启敏和主要演员李俊在中国首演的一段著名的舞段——《泰依丝双人舞》,这是罗兰·佩蒂大师创作于1986年的二幕芭蕾舞剧《玛·帕夫洛娃》中的一段精美双人舞,音乐选用了那段妇孺皆知、沁人肺腑的马斯奈的《泰依丝冥想曲》。在小提琴如诉如泣的演奏中,中芭的这对“金童玉女”将作品演绎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可以看出,他俩是得到过“罗爷爷”真传的。据查,此前能够公开表演这对双人舞的舞者大都是那些如雷贯耳的世界级芭蕾明星,如被誉为罗兰·佩蒂的“灵感缪斯”的露西亚·拉卡拉,再比如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芭蕾巨星曼努埃尔·勒格里等,而启敏和李俊也是“罗爷爷”生前曾多次钦点加盟明星芭蕾舞团到世界各地巡演的芭蕾明星。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在面对许多从未现场看过芭蕾表演的高校学子面前奉献一段新作,启敏和李俊感到格外激动,因为他们不仅有机会将这段双人舞的中国首演献给了这些可爱的大学生,而且他俩更是充满了对“罗爷爷”的无限思念之情。当然,应该说合肥学院的同学们是中国芭蕾迷中的幸运儿,他们同我们一起见证了一段历史,令人难忘。

演出总有结束的时候,离开合肥学院时,我们又想起了学院丁明副院长在致辞中的一段话:舞蹈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人生的姿态。

撰稿:高虹、李迎辉/审稿:蒋山/摄影:张一

201266日夜于合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