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2012-06-04 13:40:25)
标签:

徐刚

芜湖

宋体

安师大

安徽师范大学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学校的组织工作井然有序,按学院排队进场的观众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剧场外的海报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徐刚大师进行芭蕾讲座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开演前剧场内景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观众席座无虚席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课堂部分双人舞展示 曹舒慈、张熙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天鹅之死》闫清筠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安徽师范大学
与校领导合影

美哉, 芭蕾

风轻云淡,望赭山叠嶂,长江逶迤纵流,遥忆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好一幅“徽风皖韵”迎入眼帘。

63日,中央芭蕾舞团承载着“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重任,首次来到了这座被誉为皖江明珠的芜湖,走进了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师范大学。

8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经过一代代师大人的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凝练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作为培养祖国的园丁的摇篮,此次,中芭首次来到安师大,对校方的组织协调工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据介绍,因中芭是第一个“走进安师大”的国家级院,校方对此异常重视。据学校党委副书记刘新跃教授介绍,安师大艺术教育专业的师生也承载在在安徽省内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重任,但中芭是艺术领域里的“国家队”,中芭的到来,对安师大师生来说,不仅是欣赏,更重要的是学习。为此,在刘新跃书记的主抓下,校方专门成立了一个组织协调班子,学校多个部门齐心协力,校团委、校办、党委宣传部、校保卫处学生会的一把手亲临现场,学生志愿者处处可见,对参与的每个环节反复演练,做到精益求精。整个组织和协调工作显得即热情周到又有条不紊。这一切也激励着中芭演职人员要以最优异的表现回报安师大师生的厚爱。同时,从中我们也深深感悟到“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安师大校风与“团结、务实、自强、奋斗”中芭精神一脉相承。

演出开始前半个小时,安师大花津校区大礼堂已座无虚席,舞台上方悬挂着“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芭蕾舞团走进安徽师范大学”的横幅,学生们静静地等待着“精彩瞬间”的到来。

晚上七点整,刘新跃副书记首先上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之后与我团芭蕾大师徐刚互换了纪念品,随即徐刚手执话筒,优雅地走上舞台,依然带着“王子”的翩翩风度,引领着台下1500余师生“漫游芭蕾艺术世界”……

也许是过于“严谨”,开场前的观众须知和观演提示,使得观众略显拘谨和矜持。在课堂展示环节,演员精彩的演示虽然不时得到观众的掌声,但是仍然略微有些“闷”。但是精彩剧目展示,学生们终于见识到了什么艺术领域“国家队”的表现,而且也不再吝惜掌声和欢呼声了。

斗牛士的奔放炫耀出鲁娜的桀骜,火辣辣的西班牙舞拉开了经典剧目的表演;来自一段优美的《梁祝》“化蝶双人舞”在曹舒慈、张熙的表演下,如梦如幻、美不胜收;张镇新《下一回合》挑战出现代芭蕾人体的极限;闫清筠《天鹅之死》凌波的足尖,如诉如泣地表现出生命的渴望;王启敏、李俊的《卡门》双人舞如醉如痴、令人陶醉;充满朝气的《男子四人舞》阳刚中透出浓郁的英式优雅;一曲红色经典《常青指路》,唤起时代的回响;《吉赛尔》双人舞中的曹舒慈与盛世东的表演把白色浪漫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演绎得幽雅、幽怨、幽幻,当观众还为吉赛尔幽哀地离去而忧伤的时候,舞台灯光大亮,辉煌的乐曲再次响起,大谢幕的浪潮将“精彩瞬间”再次闪现,如梦初醒的师生们用激情飞扬的掌声为中芭的艺术家,为他们所首次目睹的“国家队”的精彩表演送上了最真挚的感谢与祝福,当问到青年学子的观感时,连连说道:震撼!震撼!还是震撼!

是的,芭蕾之美令人震撼,芭蕾之美令人回味无穷。美哉,芭蕾!

撰稿:李迎辉、高虹/审稿:蒋山/摄影:张一

201263日于芜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