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2012-06-04 12:36:15)
标签:

王才

湘江

宋体

湖南文理学院

高雅艺术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雨中剧场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学生冒雨来观看演出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学生检票进场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党委书记王才军与校方领导互赠礼品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管文婷、邢亮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互动部分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合影留念
 

 

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中芭走进湖南文理学院

跨越湘江 美和芭蕾

 岳麓书院的一幅对联让人感叹不已:“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中国近代史上,湖南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踏上三湘大地,不由得心旷神怡,刚强倔强的湖南气质,是否能与浪漫婉约的芭蕾相得益彰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国芭蕾的铿锵和“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的壮语一定可以兼容并蓄。黄花机场,踏上大巴,芭蕾雨雾,穿越湘江。

中央芭蕾舞团2012“高雅艺术进校园”第二分队辗转来到了湘西北重镇常德市。站在酒店阳台上眺望,一片美丽壮观的湖泊并未尽收眼底,这部堪比杭州西湖3倍大小的淡水湖有个浪漫的名字:柳叶湖。演员们徜徉在湖边,有的去骑自行车,微风细雨中展开的衣袖飘飘然,芭蕾轻舞飞扬,屈原大夫在《离骚》中的“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印在脑海,忽觉不妥,还是改编一下徐志摩先生的名句用来相赠远在芬兰赫尔辛基比赛的孙瑞辰和王晔罢。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带走一大堆金牌。

湖南文理学院并没有专业的剧场, 63日晚的演出被安排在了常德某知名烟草集团俱乐部里。这也是第二小分队首次没有踏入大学,而是邀请大学生来到与校园一路相隔的剧场中观演。很多时候,“走近芭蕾”和“走进芭蕾”只是一字之差,但其中的意义却有些不同。综合素质教育的提升不能离开高雅艺术的普及,教育经费的延展应该考虑艺术教育。

湖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民在致辞中谈到:“同学们平心静气、凝神聚会地欣赏演出,让优雅的芭蕾来演绎现代与古典、展现艺术与力量的完美结合。通过对高雅艺术的近距离感受,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将更有实效,思维更有创意,生活更有情趣,人生更加丰厚。”王才军书记也不无感慨的说:“今晚,同学们与芭蕾短暂接触。10年或20年后,当你路过剧场看到芭蕾演出海报时,我们希望你会步入观众席,找寻多年前的回忆。这将会是我们最欣慰的情结。”

姚海婧与何晓宇的现代芭蕾作品《那里》是颇具感染力的,2009年的夏天,同样是“高雅艺术进校园”,同样是费波新创剧目《那里》,他们在参加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之前先展现给了大学生们。于是,第6届赫尔辛基国际芭蕾舞比赛成年组组委会特别大奖和女子成年组金奖花落中芭。《那里》会有远方的希冀,《那里》才是辛勤的乐土;同学们对于《男子古典四人舞》的偏爱更是显而易见,干净纯美的阳刚之气,穿越时空的整齐划一,高贵优雅的绅士气质,飘逸旋转的技术难度,四位英俊的小伙子让同学们不再认为芭蕾之美只属于“天鹅”。

雨水,习惯性的下个不停;掌声,重复性的响个不停。跨越了湘江,崇山峻岭;悠悠大常德,柳湖花明。不会忘记,湖水的安逸,美丽的芭蕾。

撰稿:胡卉 牛帅/审稿:蒋山/摄影:司廷宏

201263于湖南常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