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勒第七交响曲》中芭交响乐团排练日记

(2011-09-19 15:02:02)
标签:

音乐

中国

马勒第七交响曲

宋体

马勒第五交响曲

中央芭蕾舞团

杂谈

    《马勒第七交响曲》中芭交响乐团排练日记

     时已入秋,中芭的演出安排却平添了几分热度。中芭演员队已经奔赴美国演出《芭蕾精品三合一》,而交响乐团则留在团内,为即将到来的《马勒第七交响曲》的演出进行如火如荼的排练。

     在世界音乐之林,马勒是一位特殊的大师,他的音乐既饱含着缜密的思维、又会爆发如火的激情。他的十部交响曲更以编制庞大和演奏难度高而著称。正因如此,马勒的作品不仅在国内的乐团里演奏相对较少,国外的乐团也很少会在出访的音乐节中安排这样吃力的曲目。但是,每当世界各地出现马勒的旋律,演出所在地都会受到举世的瞩目而成为乐迷们盛大的节日。在中国,马勒的作品也同样倍受青睐。

     2011年被称为“马勒年”,为纪念马勒逝世一百周年,从79日至122日五个月的时间内,国家大剧院盛邀了七支中外交响乐团、十位指挥家共同演绎马勒的系列音乐会。柏林爱乐乐团、捷克爱乐乐团、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等世界著名乐团都在受邀之列,而作为中国自己主办的马勒盛典,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也在整个系列音乐会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芭交”将演奏《马勒第七交响曲》,这是继2010年指挥张艺带领“芭交”演奏《马勒第五交响曲》后再一次向马勒的作品发出挑战。

     此次“芭交”特邀香港管弦乐团首席演奏家王思恒加入,并外请三十多位演奏家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乐团编制。19日上午,在中芭的四楼礼堂进行了最后一轮练乐的首次排练。副团长、指挥张艺带病上阵,嗓音沙哑却不减激情,他坐定舞台前方,环抱这支庞大的乐团,在时而停歇纠正时而连贯演绎的排练中,所有演奏员心气合一,配合精准。张团还让演奏员们在部分段落融入对马勒人生经历的体味和感悟,使得每个音符都能够饱满呈现。张团坦言,如果没有去年《马勒第五交响曲》的演出经验,《马七》就像是一座难以企及的高山。但即使成功演出了《马五》,此次音乐会依然是一项艰难的挑战,但是“芭交”愿意接受挑战,并会胜任这项挑战。他说:“能与世界顶级乐团共同演绎马勒的系列作品是我们的荣幸,这说明在近几年的努力中,‘芭交’已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收获了音乐界对我们的肯定,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感压力与责任的重大,把这么重大的演出任务交给‘芭交’,这本身就是一种鞭策,我们会怀着荣耀的心情、平和的心态来完成好《马勒第七交响曲》,不断地完成自我超越。”

     在刚刚结束的《图画展览会》的演出,谢幕时的火爆场面至今回想还令人沉醉。在“芭交”演绎下的、由中央音乐学院青年作曲家刘畅创作的管弦作品《花问》是国家大剧院“2011年青年作曲家计划”系列展演的第一部作品,在指挥张艺的带领下开启了一道年轻音乐作品展演的亮丽风景,而之后与陈萨合作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和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在“芭交”的演奏下焕发了全新的光彩,在观众热情的鼓励下,指挥张艺数次返场并加演音乐作品《阿莱城的姑娘》(片段)。种种难忘的瞬间成为乐迷们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的热点话题。相信这种热情会延续到928日的夜晚,《马勒第七交响曲》是“芭交”在一个月内再次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进行演出的作品,届时,指挥张艺将率“芭交”全体演奏员与乐迷们共享马勒的音乐世界。

供稿:宋之歌

《马勒第七交响曲》中芭交响乐团排练日记

中芭副团长、音乐总监、首席指挥张艺为交响乐团排练

《马勒第七交响曲》中芭交响乐团排练日记

香港管弦乐团首席演奏家王思恒

《马勒第七交响曲》中芭交响乐团排练日记

《马勒第七交响曲》中芭交响乐团排练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